二是煤制气对天然气生产的补充。在极端情况下,若国外天然气进口受到影响,煤制天然气是天然气供应的重要补充方式,这涉及已有项目的供应能力和新增项目的建设能力两个方面。...工艺技术设计方面,流程相对成熟,国内大型设计院均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设备方面,除部分关键的压缩机、泵及分析仪表需要进口外,大部分设备为国产。维修方面,除进口的关键设备外,大部分可依赖国内。
此外,煤化工行业运行良好,主要产品产量同比稳定增长,特别是在煤制气、煤制烯烃等领域,受下游需求增长带动,煤化工用煤量同比提升。...在推动工业高端化发展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都保持了较快增长。11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8%和7.6%,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哪些新技术正在兴起?哪些新兴领域的投资正在开展?煤化工行业经历着怎样的挑战?如何面对?在cnccic 2025,您将在大美新疆找到答案!...世界煤化工发展看中国,中国煤化工发展看新疆;我们将针对煤化工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政策、市场及技术的深入探讨;两天论坛涵盖1场“三新”科技成果推介会、1场项目规划发布专题会、1场供需专题对接会及
为持续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协同保障首都天然气供应,中国大唐开展克旗煤制气项目性能考核工作,系统总结十余年来的经验成果,推动煤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考核认为,中国大唐以克旗煤制气项目为载体,完成了国家核准批复要求的示范任务,建成投产迄今国际同类最大产能装置(26.67亿标立方米/年),累计向首都供气超百亿标立方米,是国家能源安全重要的战略产能技术储备
“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组建西北地区平台公司,努力推进皖疆两省区能源合作协议,全力协调新疆氢氨能示范工程及配套新能源、煤制气等项目。...截至10月,完成研发经费投入7.9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超过行业优秀标准值,授权各类专利81项,有6家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对以石油焦、煤制气等为主要燃料的玻璃熔窑,加快推进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替代。...、新能源替代技术运用、智能工程化改造等。
使用煤制气为燃料的企业,应采用湿式电除尘或袋式除尘、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或半干法/干法脱硫、sncr或scr脱硝等技术,以确保稳定达到b级及以上绩效指标要求(具体见附件3)。...对于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有稳定供气条件的企业,推动清洁能源改造,使用天然气等清洁低碳能源替代煤、煤制气、水煤浆等燃料。
希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深化拓展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技术耦合、煤电机组“三改联动”、煤化工装备联合攻关、新一代煤电机组技术攻关、煤制油煤制气装备制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领域的合作
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计划今后三年在疆推动油气勘探开发、炼化转型升级、新能源发展等24个重大项目;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投资项目23个,涉及煤制油、煤制气、新增新能源大基地建设等,投资金额超...对此,马兴瑞认为,中央企业要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加强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帮助新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其中,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项目23个,涉及煤制油、煤制气、新增新能源大基地建设等,投资超2000亿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计划今后三年在疆着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炼化转型升级、新能源发展等在内的
数据显示,2023年内蒙古煤炭保供量及外送量、电力总装机及新增装机、新能源总装机及新增装机、总发电量及外送电量、新能源发电量、煤制气产能实现“10个全国第一”,保障了29个省份能源需求。...通过材料创新支撑新型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可控核聚变、半导体电网等技术发展。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材料研发中的应用。
其中,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项目23个,涉及煤制油、煤制气、新增新能源大基地建设等,投资超2000亿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计划今后三年在疆着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炼化转型升级、新能源发展等在内的
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部管道”)日前与新疆其亚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为这些企业提供甲醇、煤制气管道输送服务。...“当前应开展二氧化碳陆地、海洋管道全相态输送技术与装备攻关研究,完善国内管道输送技术链
与传统的煤制气或煤制油技术相比,该技术融合了两者的优势,实现了煤炭资源的梯级利用和全价开发,真正做到煤炭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据了解,煤加氢气化联产芳烃和甲烷技术是一种新型粉煤分级分制利用技术,它能够高效清洁地转化煤炭资源制备天然气,同时还能副产高附加值的轻质芳烃。
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一项深部煤制气与碳封存技术的创新突破,有望有效缓解“富煤”和“气不足”之间的矛盾。...其中,煤矿井下智能化采运技术实现自主化割煤、智能化运输等关键技术,推动我国煤矿智能采运装备技术的显著提升;露天矿机器人化装运卸技术则实现精准定位停靠、多机智能协同装载控制等功能,提高了露天矿的开采效率…
加强能源资源就地深加工,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已建成投产煤制油、煤制气项目的省区。三是科技创新动能日益凸显。...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建成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66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研发出100多项煤炭深加工专利技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技术体系。
与此同时,我国已形成了以煤制油、煤制气、煤制乙二醇和煤制烯烃等为主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并具备一定的产能储备。...随着各国争相发展新能源,未来全球针对新能源领域技术、标准的争夺将更为激烈。
新疆公司要统筹在疆煤炭资源保有、开发、转化,全面做好煤矿资源获取、产能核增、疆煤外运、煤制气项目建设等工作。...国华投资要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布局优化,研究探索新型储能技术及多场景应用,积极融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湘煤集团战略投资部、企业管理部、湘煤新疆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湘煤立达股份公司负责人,公司总法律顾问崔江宁、霍城煤制气分公司负责人及综合能源部相关人员参加。...国家电投新疆公司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明显,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强,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各自专业领域的优势,推动双方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煤(甲醇)制烯烃产能为1865万吨,较2019年增长17.9%;煤制气产能67.1亿立方米,较2019年增长33.3%;煤制乙二醇产能1118万吨,较2019年增长131.5%;...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推动煤化工产业进一步走向高端化、低碳化、多元化,技术创新是根本。李寿生认为,要坚持创新引领。未来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靠的是技术创新,目前技术创新仍有较大的空间。
紧抓快干推进新能源发展,加快推进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跑出了能源发展“加速度”,实现了“十个全国第一”(新能源总装机、新增装机、发电量,电力总装机、新增装机、发电量、外送电量,煤炭外运量、煤炭保供任务量,煤制气产能
原油产量达到311万吨以上,天然气产量稳定在310亿立方米左右,煤制油产量稳定在110万吨左右,煤制气产量达到33亿立方米。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紧抓快干推进新能源发展,加快推进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跑出了能源发展“加速度”,实现了“十个全国第一”(新能源总装机、新增装机、发电量,电力总装机、新增装机、发电量、外送电量,煤炭外运量、煤炭保供任务量,煤制气产能
加快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进一步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加大准东、哈密、吐鲁番、准南等地煤炭勘探开发,推动一批支撑性煤电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一批煤制烯烃、煤制气项目,推动煤炭分级分质清洁高效利用,力争原煤产量达到...阿克苏阿拉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挂牌成立,实现南疆国家级高新区“零”的突破。由“两院”院士牵头的智能装备研究院、枣产业发展研究院落地新疆,与中国气象局共建新疆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创新研究院。
王莉霞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煤炭产量12.2亿吨,完成9.45亿吨保供煤任务,电力总装机超过2亿千瓦,实现煤炭保供量及外送量、电力总装机及新增装机、新能源总装机及新增装机、总发电量及外送电量、新能源发电量、煤制气产能
积极谋划煤制油气行业发展,建立项目推进机制,助力大唐煤制气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并投产,指导新疆、陕西开展富油煤分质利用,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推动重大技术装备示范,评定发布第三批58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启动第四批申报工作,加快推进燃气轮机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