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中心建设论证会召开,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等专家的鼎力支持。李灿院士在会上深刻指出,依托兰州大学建设氢能中心,对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助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彭开军,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大为,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毅,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清能煤化工公司总经理董国亮等理事单位代表,兰州大学氢能与低碳中心主任李灿院士
本次启动的兰州大学氢能与低碳中心为实体性科研机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教授,兰州大学校长杨勇平教授共同领衔。...当天下午,李灿主持召开了氢能与低碳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上,杨勇平宣读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并颁发证书,与会委员就中心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该项目基于中煤鄂能化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团队联合研发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该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减燃煤消耗14万吨、降碳50万吨,相当于为地球新增7万亩森林。
杨勇平对李灿院士的支持表示感谢。...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杨勇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研究员,副校长、天然产物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为出席论证会。
在阳光电源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总监李灿林看来,“全天候系统综合效率,相较于目前行业宣传的最大rte,对于客户来说更具有参考意义,也更加的真实。”...新品发布会上,阳光电源中国区解决方案副总经理李灿林直言,“效率是影响储能收益的关键因素,目前行业效率指标混乱,虚标现象严重,很多企业用转换效率最高值作为性能参数,对于用户来说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项目首席科学家费维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项目负责人李灿,省科学技术院院长胡启相,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云南新能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杨荣昆出席活动并讲话
该项目采用中煤鄂能化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团队合作研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10万吨级液态阳光绿色甲醇技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电解制绿氢,再将化工装置排放尾气提纯精制的二氧化碳与绿氢转化为甲醇
李灿林表示,这也是构网型储能的应用场景之一,而且技术难度也比较大。不过,这些所谓的难点,其实也是阳光电源的优势。...阳光电源光储集团中国区解决方案副总经理李灿林表示,用户侧储能和网侧储能对构网需求在本质上有很大区别,用户侧构网功能需要结合厂区的用电环境来打造,甚至每个厂区的需求都不尽相同。
胡启相表示,在李灿院士的关心支持下,经各方共同努力,示范项目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李灿院士对麒麟区、曲靖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行业主管部门给予示范项目的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对项目实施方前期工作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认可和肯定。
会议邀请到中国太阳能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中国科学院李灿院士、李永舫院士及欧洲科学院唐军旺院士出席大会并作大会开场报告。
工期:设计周期30日历天,施工工期240日历天项目经理:李灿平证书名称:壹级注册建造师证书编号:渝1502017201817557设计负责人:黄坦证书编号:2008310747第二标段:中标单位全称:中建卓越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资格能力条件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表示,绿色氢能与液态阳光甲醇不失为解决海上风电能源的储存和运输问题的良好方法。李灿表示,通过风、光、电产生的绿氢,将二氧化碳变成甲醇,即“太阳燃料”是行的通的。
本次大会特别设置了院士论坛,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院长、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将分别介绍“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转型五大趋势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西安市市长叶牛平,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杨仁华,全联新能源商会会长、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商会专家工作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
电气风电工程服务分公司服务产品开发部总工李灿:老旧风电场如何实现提质增效?老旧风电场提质增效的方案应从五个方面去考虑,可以归纳为风、机、场、环、网五个方面做一些改进和升级。
10月19日上午,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服务分公司服务产品开发部总工李灿在风电机组优化升级专题论坛上发表题为《后市场风电机组优化产品的开发》的主题演讲。
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调研组与李灿院士团队深入交流“云南绿色氢能源与液态阳光甲醇产业化示范”项目地落地实施的相关事宜,参观大连化物所展馆和燃料电池研究部,调研学习绿色氢能源、液态阳光甲醇开发利用技术
no.2液态阳光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李灿团队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团队联合中煤集团研发了全球首套10万吨级液态阳光工业化技术,具体包括高效固溶体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技术,低能耗、
绿电转化技术总成论坛邀请中科院院士李灿等顶尖科学家参加,与32家国家电投系统单位代表、电力化工领域专家学者、产业链生态合作伙伴,共享绿电转化产业发展经验,组建绿电转化产业联盟、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共同推动政策落地
并针对燃料电池和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与衣宝廉院士、李灿院士等进行深入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向记者举例,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1份产品需要由煤炭提供2-3份碳原子,主要作用是制取工艺反应所需的氢元素。...为此,李灿提出了利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制绿氢,后者再注入甲醇生产的思路。反应所需的氢不再是由煤而来,从源头真正减少排放,这也是目前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的经典代表之一。
全联新能源商会专家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先生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李灿表示,全球能源清洁转型步伐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创新,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现代能源体系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原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来升,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熊敏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电子基础处处长金磊,全联新能源商会专家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李灿在致辞中说: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省市,张家港作为苏州市氢能产业发展的龙头板块,产业链配套完善、创新要素集聚、应用场景丰富,具有发展氢能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