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国网江苏电科院员工佘骏当选sg20第6课题组(q6)副报告人,这一荣誉具有里程碑意义。...他的当选不仅是国网江苏电力整体实力的体现,更为国网江苏电力在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为中国电力行业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江苏电科院配电网技术中心五级职员李娟介绍,从故障发生到定位,全程不超过15分钟,为后续应急抢修争取了时间。...这是国网江苏电力应用缺相故障定位功能模块识别定位缺相故障的一个案例。2024年11月底,该功能模块在国网江苏电力省级配网故障分析系统部署上线,实现全省全覆盖。
昆山市供电公司电力调度中心副主任吴凡与江苏电科院专家易文飞牵头组建了研发团队。“要想在能源管理领域取得突破,必须掌握先进的预测技术和优化策略。”吴凡说。...新技术研发促进微电网发展基于大模型的微电网运行控制技术由昆山市供电公司联合江苏电力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发。
这也是国网江苏电科院牵头研发的“光学麦克风”及监测仪器的性能验证平台。...1月6日,国网江苏电科院正式投用自主研发的变压器典型缺陷模拟真型试验平台。该平台相当于一个集诊断和研究于一体的“变压器缺陷模拟医院”。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关键设备,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江苏电科院专家易文飞介绍,微电网运行控制技术为微电网的高效运营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不仅能指导充电站内的光储充换资源协同运行,还能应用到工业园区、农场、鱼塘等新型微电网场景,将新能源与工业、农业生产负荷结合
该技术由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联合国网江苏电科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北京西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2025年1月3日,苏州昆山市南星渎绿能e站二期工程投运,成为江苏首座ai智慧调控光储充换一体化站,该站是目前苏州地区规模最大的“光储充换”综合能源快充站。
这一技术,由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联合国网江苏电科院共同研发,并在南星渎绿能e站首次试点应用。...国网江苏电科院专家潘益介绍。“目前苏州全市充电站总容量近2000兆伏安。未来这一技术有望在苏州全面推广,公共充电站不但能节省运营成本,还能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更好地助力节能降碳。”
他们组织国网江苏电科院和地市供电公司专家,围绕提升线路防舞动能力开展专题分析,结合主网防舞动治理举措,在国家电网配网架空线路标准化典型设计方案基础上,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等进行探索研究,制定了配网线路防舞动间隔棒设计安装方案
在国网设备部组织下,江苏电科院联合中国电科院开展科研攻关,探索光纤电流互感器故障机理,研制高可靠光电器件,打造了高可靠自主化光纤电流互感器。...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组织下,江苏电科院牵头开展了“高可靠自主化光纤电流互感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研究。
当年6月,国网江苏电科院成立标准工作组,由杨毅担任工作组主席牵头开展标准研制工作。...2018年,国网江苏电科院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攻关高效高功率密度直流变压器等直流配用电核心技术,彼时,国际上直流变压器效能最高为97%,一直未能突破。
江苏电科院员工讨论技术方案。...江苏电科院员工研究开发分布式光伏可观可测系统。
part01功率预测:有效应对新能源发电波动8月13日,由国网江苏电科院自主研发的江苏新型储能电站运行分析系统在江苏电网调控云平台上线运行。
江苏电科院输变电技术中心状态检测专责尹泽介绍。...江苏电科院输变电技术中心数字化专职庄添鑫说。8月,江苏电科院研发的带电检测数据汇聚与智能诊断应用在新一代设备资产精益管理系统(pms3.0)上线,为全省带电检测数据分析和业务质量管理打下了基础。
最近,“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光储直柔建筑直流配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命名了一批“光储直柔示范工程”,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电科院科研实验大楼跻身国重项目示范工程之列,照亮了我国电力行业转型与建筑节能领域前行的道路
他们组织国网江苏电科院和地市供电公司专家,围绕提升线路防舞动能力开展专题分析,结合主网防舞动治理举措,在国家电网配网架空线路标准化典型设计方案基础上,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等进行探索研究,制定了配网线路防舞动间隔棒设计安装方案
10月22日,笔者从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委会获悉,由国网江苏电科院牵头编写的《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微功率无线网通信协议》《输变电设备物联网节点设备无线组网协议》《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数据通信规范
2023年以来,江苏电科院在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储能电站调峰能力认定,先后攻克了时序数据处理、异构数据统一化等技术难题,研发江苏新型储能电站运行分析系统。
2024年6月4日,基地顺利通过国网江苏电力配网部和国网江苏电科院组织的实用化验收。...应急响应更快原先,检测工作集中在国网江苏电科院,检测周期长,当地市配网工程需开展紧急检测时,难以实时响应。
,提升光伏消纳水平和配电网运行性能,共享学术成果与凝练技术经验,推动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的良性互动,《太阳能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本刊编委北方工业大学李建林教授担任特约主编,内蒙古工业大学任永峰教授、国网江苏电科院袁晓冬研究员级高工
据江苏电科院继保自动化通信技术中心负责人高磊介绍,该系统覆盖了全省电源侧和电网侧新型储能电站共62座,相当于为储能电站配备了一位“健康管家”。...2023年以来,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的指导下,江苏电科院开展储能电站调峰能力认定,并在此基础上先后攻克了时序数据处理、异构数据统一化等技术难题,引入储能电站各项数据指标评价计算模型,研发出江苏新型储能电站运行分析系统
8月13日,由国网江苏电科院自主研发的新型储能电站运行分析系统在江苏电网调控云平台正式上线,可实现对全省新型储能电站运行情况的数字化管控,有效支撑储能电站参与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与新能源消纳。
为准确掌握设备状态,江苏电科院于2022年年底打造了省级变压器健康诊断平台。该平台具备健康评估、缺陷诊断、寿命评估、检修决策4种功能,能实时监测变压器状态。...8月14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输变电设备智能运检技术实验室内,江苏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通过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省级变压器健康诊断平台,远程监护500千伏吴江变电站6号主变压器的健康状态。
打造以江苏电科院、经研院为主体的省级科研体系,在“两院”内设机构实施“大中心制”,以中心为单位体系化开展研究。...支撑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室建设规划,结合江苏特色科学规划实验室发展,力争实现国家级实验平台“零”的突破。健全要素畅通流动的电网业务管理体系。
国网江苏电科院副院长李群说:“输电移相器相当于给扬州宝应电网加装了一个‘智能阀门’,通过智能、精准地调节安宜变与平安变之间的电能流动,均衡两站之间的负荷分布,实现电能的按需分配。”...8月2日,笔者从国网江苏扬州供电公司获悉,得益于全国首台输电移相器对电网电能潮流的调节,扬州宝应220千伏安宜变2号主变最大负荷降至4.47万千瓦,仅为历史最高水平的一半不到,有效缓解安宜变为宝应城区负荷中心供电的压力
该公司积极健全激发创新活力的科技体系,打造以江苏电科院、江苏经研院两大核心平台为主体的省级科研体系,有效整合全省科研资源,提升整体研发效能。...今年3月,依托国网江苏电力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效协同充换电关键技术及装备”,全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在江苏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