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示范工程开工建设,陆上小型压水堆及海洋核动力平台的研发持续开展;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工程建设正在稳步推进,铅基快堆等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中船重工未来将批量建造近20座海洋核动力平台。...文章称,海洋核动力平台将为中国南沙岛礁提供能源保障及淡水保障。
重点发展以涉核装备为代表的军民融合产业,开工建设海洋核动力平台、伊菲科技复合陶瓷装甲等重点项目,推进精谷科技与中船重工715所科研成果转化合作,争做军民融合发展先行者。
支持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建设铀浓缩物纯化转化生产线,扩建ap1000燃料组件的化工转化和燃料芯块制备生产线,实施低温供热堆示范项目,建设海洋核动力平台燃料组件生产线,形成“铀矿勘探—开采—纯化转化—核燃料元件制造
在700摄氏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海洋核动力平台、智能电网等方向部署了一批集中攻关项目;在能源互联网、微电网、多能互补等方向部署了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在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方向部署了一批应用推广项目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沈阳、大连、葫芦岛市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抓好自主燃气轮机、海洋核动力平台等军民融合示范工程,大力发展民用航空、高技术船舶、卫星应用等项目。
而中广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合作建造的海洋核动力平台,计划在2017年启动示范堆建设,2020年建成运行。到时,这都将成为中国致力于提升海洋强国实力的证明。
官方报道显示,2016年1月,中国发改委复函统一设立中船重工申报的国家能源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项目。这被视为中国海洋核动力平台正式立项的标志性事件。
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是一座浮动式核动力能源保障船式平台,主要用于解决渤海油气开采中的电力、淡水等能源需求,被列为国家能源重大科技创新示范工程,为实现中国海洋核动力平台零的突破奠定基础。
》《海洋核动力平台燃料组件研发科研合同》《海洋核动力平台燃料组件及相关组件采购供应框架协议》等。
该公司参股多家优质核电企业,此外也积极响应电力行业转型升级,携手中核参与开发海洋核动力平台、高温气冷堆和河北核电行波堆项目,推广核电机组小型化并推动国内核电技术持续提升。
环保部工程评估中心石化部刘志学主任助理报告题目:现代煤化工废水处理现状及副产结晶盐标准研究 报告专家: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长吕晓龙教授报告题目:疏水膜材料与膜蒸馏过程研究报告专家:中船重工七一九研究所海洋核动力平台室孙海军部长报告题目
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首炉燃料组件采购合同的签订,意味着海洋核动力平台首炉燃料组件进入量产阶段,标志着我国向海洋核能应用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船重工未来将批量建造近20座海洋核动力平台。...文章称,海洋核动力平台将为中国南沙岛礁提供能源保障及淡水保障。
按照业内的预计,海上核电站实现批量建设后,预计每座海洋核动力平台(即海上核电站)的投资约为20亿元。20座海洋核动力平台总造价大约为400亿元,比打造一个航母舰队的造价便宜。
消息称,中国首艘海洋核动力平台将在中船重工集团旗下渤船重工进行总装建造,而中船重工未来将批量建造近20座海洋核动力平台。
10月10日至11日,七一九所在武汉组织召开了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一回路系统安全级设备技术要求研讨会。13家泵类设备研制单位以及11家容器和换热器类设备研制单位的有关专家参会。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刘建阁副主任发表“海洋核动力平台hhp25核岛设计技术路线”演讲。刘建阁
千亿级项目▲海上核动力平台模块化小型堆则多应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中船重工在今年1月份公布的一则消息显示,该公司申报的国家能源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项目已经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同意。这为实现中国海洋核动力平
目前远洋钻井平台靠柴油发电,成本为5~6元/度电,采用核动力,成本可降为2元/度电。海洋核动力平台将带动整个核动力装备产业的发展,首批核动力平台预计会在2018年完成建造。海洋核动力平台示意图
而中船重工不仅拥有被列为国家能源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的hhp25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旗下渤船重工还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设立海洋核动力平台国家能源科技重大示范工程的复函》中被确定为海洋核动力平台的建造单位
海洋核动力平台模拟图(来源网络)中船重工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海上核动力平台是解决我国远海能源供给的唯一途径,新公司的设立有助于推动船舶核动力军民融合发展,有利于多元产业合作,整合资源,促进未来经济增长。
其潜在市场包括:(1)油气开采工程需求:预计到2020年,渤海油田总装机容量为1000mw,如果采用海洋核动力平台替代当前的石化机组,未来将需要建设20座海上小型核电站,市场空间近500亿元。
从《规划》内容的变化,我们归纳出未来国内核电发展的四大趋势:1)核电机组将向小型化方向发展,以适应海洋核动力平台建设及陆上灵活应用;2)三代核电技术不是终点,未来国内核电技术将向具有更高安全性的先进核电技术发展
按照计划,2015年底就列入《国家能源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海洋核动力平台acpr50s将在 十三五末建成首个实验平台,并实现下水和首次临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