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er市场在启动初期,涵盖了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造林碳汇、红树林营造四类方法学,这四类符合相关规定的项目可以参与ccer交易。...造林碳汇和红树林营造两类方法学下的项目,开发周期较长,未来如何通过合理定价覆盖项目开发成本,也需要监管层更进一步在市场管理机制、入市兜底、交易定价和结构等各方面予以规则完善。
完善制度设计,增强全社会减排合力自愿碳市场在启动初期,涵盖了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造林碳汇、红树林营造4类方法学,意味着这4类符合相关规定的项目可以参与ccer交易。
五、重点工作任务目前,生态环境部公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造林碳汇(ccer-14-001-v01)》、《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红树林营造(ccer-
据了解,首批ccer项目涵盖了海上风电、光热发电、造林碳汇和红树林营造等多个领域,计划减排量超过7000万吨。...除了已结束公示的首批项目外,目前还有4个项目正在公示中,包括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子午岭林区造林碳汇项目、国家电投揭阳神泉一(二期)91mw海上风电项目、酉阳县2013-2020年度造林碳汇项目、内蒙古大杨树林业有限责任公司造林碳汇项目
今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正式启动,陆续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及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首批4项方法学,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基本制度框架初步构建
方法学成为开发侧、消费侧的核心关切2023年3月30日至4月30日,生态环境部向社会公开征集到300多个ccer方法学建议,最终制定发布了首批4项方法学,包括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
曹保久介绍,“造林碳汇、红树林营造、并网海上风电、并网光热发电等一些具有减排效果的项目,减排量经第三方机构审核并获得国家主管部门备案与签发后,即可出售给相关单位用于抵销其排放量。”
陈光程:红树林营造方法学适用于在无植被滩涂和清退养殖塘等适宜红树林生长的区域开展人工种植红树林的项目。这两种类型的红树林种植是我国近10年来红树林营造的主要方式,因此方法学针对这两类营造活动进行开发。
在前期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方法学建议并开展遴选评估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了首批4个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分别为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
此后,生态环境部又于10月24日发布包括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作为自愿减排项目审定、实施与减排量核算、核查的依据。
红树林营造方法学生态环境效益突出,有利于推动红树林保护。这4个方法学是怎么选出来的?...生态环境部此次发布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个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社会和公众对此颇多关注,为什么是这四个,怎么选出来的?
在交易领域方面,生态环境部首批公布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4项项目方法学。...一方面,将绿色效益发展责任落实到经营主体,提升以履约为目的的绿色效益的市场交易;另一方面,扩大绿色效益的应用场景,挖掘跨国公司及其产业链企业、外向型企业、行业龙头的具体需求,营造以自主交易为目的的绿色效益交易环境
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印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造林碳汇(ccer-14-001-v01)》等 4 项方法学的通知,明确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为首批方法学,并对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
我们从社会期待高、技术争议小、数据质量有保障、社会和生态效益兼具的领域起步,首批发布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项项目方法学,这是自愿减排项目设计、实施、审定和减排量核算核查的主要依据
红树林营造方法学适用于在无植被潮滩和退养的养殖塘等适宜红树林生长的区域人工种植红树林项目。...10月24日,生环境部制定发布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方法学明确了红树林营造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的适用条件、减排量核算方法、监测方法、审定与核查要点等。红树林营造方法学适用于在无植被潮滩和退养的养殖塘等适宜红树林生长的区域人工种植红树林项目。
红树林营造方法学适用于在无植被潮滩和退养的养殖塘等适宜红树林生长的区域人工种植红树林项目。...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制定发布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v01)》《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并网光热发电(ccer-01-001-v01)》《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并网海上风力发电(ccer-01-002-v01)》《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红树林营造
大力推进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在闽江口、罗源湾、福清湾、兴化湾海域实施“退养还湿”、互花米草治理、红树林营造等生态修复项目,累计营造红树林约7300亩。
此外,开展红树林营造工程。麻涌新沙现有连片淤泥海滩,总面积约200公顷,自然条件良好,适合红树林生长。规划在此实施红树林恢复工程。规划还提出,构建水乡湿地公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