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核电站运行寿命可以继续利用核能的优势,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此外,美国和欧洲的新核电厂建设项目在时间和预算上出现了巨大超支,间接提升了核电延寿的吸引力。
民用爆炸物品、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城镇燃气的经营活动,不适用本细则。
低碳技术加快迭代,新能源、储能、氢能、核能等技术发展迅猛,正在重塑全球能源体系。全球绿色低碳产业链与供应链竞争日益激烈,美国、欧盟等组建能源转型关键矿产联盟,推动新能源产业链本土化。
其中提出,持续巩固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支持经营主体实施石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民用核能、煤炭、电力、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合作项目,维护相关跨境基础设施稳定运营,促进能源运输畅通。
国家电投集团战发部、核能部、国际部,上海核工院有关人员参加调研。...陈海斌强调,上海核工院要抓住核电发展机遇,坚持科技创新,保持领先优势,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扎实落实集团“均衡增长战略”对核能发展的总体要求。
随着中国核能安全发展、创新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核电技术服务核心能力得到持续增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青岛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竞争性磋商公告,预算金额64.8万元,重点围绕风电、光伏、氢能、储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新能源产业八大领域进行系统研究
中国智造作为中国核能“走出去”战略的标杆工程,恰希玛核电站承载着中巴经济走廊能源互联互通的使命。...本次成功中标是公司核能“走出去”战略的标杆工程更是“双向赋能、绿色发展”的重要一步。未来,西开电气将在世界舞台继续书写辉煌。
根据该计划,欧盟将在2027年前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并逐步淘汰俄石油与核能供应,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转型。...核能:切断俄罗斯铀供应链。禁止欧盟国家与俄罗斯签署新的核燃料供应合同,包括铀、浓缩铀及相关材料。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供应机构(euratom)将严控现有合同续签。
2月13日,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核能)发布消息,中国核电旗下核电运行研究院开发的核智ai门户顺利接入deepseek大模型,与前期发布的“核智·龙灵”大模型共同助力核电应用全面升级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本建立起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核能、可再生能源等的多样化能源工业体系。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核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5)》,核能除了发电正在探索多用途利用,小微堆在多用途利用中将扮演重要角色,行业界对小微堆担任全球核能游戏规则改变者寄予厚望。
会议明确,内蒙古将瞄准临空经济、绿氢、核能、无人驾驶及算力等新兴领域,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提升财政和居民收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它是最大的企业可再生能源采购商,并且正在投资先进核能和碳捕获技术,以减少其能源消耗的环境影响。但这些先进技术要到2030年代才会投入使用,而亚马逊现在就需要稳定可靠的电力,米勒说。
会上,广投集团旗下广投(香港)公司与中广核能源科技(老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老挝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备忘录,加快推进老挝乌多姆塞省中老铁路沿线绿电铝一体化项目,共同推动在老挝开展能源、铝业、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合作开发
根据昨日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举办的“2025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8台,装机容量6096万千瓦,加上此次新核准的10台机组,我国核准在建机组数量已经达到54台
此次核准的5、6号机组工程建成投运后,海阳核电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完全采用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技术的核能基地,年发电量可达609亿千瓦时,约可满足7000万居民全年的用电需求,节约标煤消耗185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积极探索核能供暖、供汽、海水淡化等综合利用,为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
iso/tc85全称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核能、核技术和辐射防护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56年,作为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的最高权威机构之一,通过协调各国技术规范,推动全球核能产业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deepseek后,运行稳定,可支撑深达近百层的模型推理,大幅提升模型计算能力与数据处理速度”中广核智科公司数字化应用主任工程师姚全兵谈到,“我们通过整合中广核内部的海量数据资源,中广核ai大模型已完成涵盖核能
,开创了我国核能综合利用新路径,打造了核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国家能源局命名为“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2021年11月9日“暖核一号”二期“县域级”核能供热项目投运,把海阳市打造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2022年7月7日海阳核电3号机组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映坚受邀参加成果发布会,向记者表示对“智能核电”大规模应用充满期待。
《报告》还显示,我国积极拓展核能供暖等综合利用,2024至2025供暖季,核能供暖面积达1402万平方米,全国首个为石化园区供汽的“和气一号”供热工程建成投产。...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轮值理事长杨长利在会上介绍,2024年,我国核电发电量4447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72%,等效减排二氧化碳3.34亿吨。
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处、科学技术研究院、对外联络与合作处、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负责同志;国家电投集团办公室、人资部、科数部、战新产业部、核能部有关人员参加会谈。
另外在附件重点工作任务上,还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依托科创中心建设,实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攻关行动,落实一批未来能源前沿颠覆性技术攻关项目,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氢能、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