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河北电科院自主研发氟改性硅橡胶配电线路局部绝缘化技术,实现了单次涂覆即可满足运行所需绝缘需求,进一步增强了配电网“事前防御”能力。...自2023年起,国网河北电力在主要配电线路设备上全面推广绝缘化涂覆,累计涂覆线路超过300千米。
河北电科院输变电技术中心副主任李天辉说。...国网河北电力还搭建了老旧设备分级评价可视化应用场景,具备老旧设备信息全面呈现、“技术+经济”分级评价自动完成、技改策略建议动态推送等功能。
李子璠是国网河北电科院建立的新能源仿真建模攻关团队成员之一,他把摸清设备参数的过程比作“盲人摸象”。“最早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用卡车拉着实验设备到新能源场站,通过现场人工短路实验,提取设备的各个参数。...在位于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河北电力科技园内的河北省能源互联网仿真建模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一组组仿真机、上位机正全速运行,工作人员专注地测算着风光发电设备的各类参数,为每一座风光发电场建立实测模型。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国网河北电力于2023年12月成立了仿真建模集中攻关团队,由河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人和河北电科院院长共同担任组长,依托设立在河北电科院的河北省能源互联网仿真建模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展攻关
传统输电线路预警监测系统是在线路上加装线夹测温、观冰精灵、舞动监测等状态在线监测装置,对实时状态检测不够完善,但该导线是首条将光纤植入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中进行输电线路监测的导线,为电网输电线路智慧化运维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据介绍,国网河北电科院研制出基于光纤的碳纤维复合芯智慧导线通过解析回传的光信号
为此,河北电科院提出了集“信号源优化设计、调频能力精准评估、控制决策协同优化”于一体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并配套开发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智能控制系统。...日前,由河北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智能控制系统在大唐保定清苑热电厂投运。
北极星输配电网从国网河北省电力科学院获悉,由该院联合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研发的“光-电-场”融合传感监测系统,近期在河北南部电网110千伏北胡变电站投入使用。
对此,河北电科院组建研发团队,提出融合光、频率、电压信号的综合监测诊断方法:在采集特高频单一信号的基础上,采集局部放电发生时的异常光信号和电压信号,对三种信号进行比对验证,精确研判组合电器是否存在局部放电等缺陷...该系统由河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融合了荧光光纤传感、特高频传感及电场电容分压等技术,可同步监测光、电压、频率信号,提升了电网组合电器局部放电监测精准度。
近日,由国网河北电科院自主研发的大模型智能问数引擎与公司基于专用模型的问数引擎顺利实现集成。集成后的综合引擎将扩展公司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应用范围,有效提升基层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此,电科院数字化中心联合国网河北信通公司共同开发了一种由自然语言直接查询数据的问数引擎,业务人员即使不具备代码编写能力也可直接查询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
坚持在科研提效上争先,给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加大薪酬激励,释放创新活力,把河北电科院打造成区域能源技术服务中心;在试点示范上争先,推进新能源、柔性直流等重点攻关,深化智能微网研究应用;在标准研制上争先,加强高可靠配电网
近日,由国网河北电科院技术团队研发的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智能控制系统正式投入使用。...针对这一问题,电科院能控所技术团队在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性能优化领域不断深耕探索,提出“信号源优化设计、调频能力考核评估、控制决策协同优化”的技术路线,实现了一次调频动作过程智能动态纠偏。
5月22日,国网河北电科院完成临城下峪光伏电站一次调频系统控制能力测试试验,为河北南网光伏电站频率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下一步,电科院将依托“河北省能源互联网仿真建模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继续挖掘新能源场站的一次调频能力及潜力,全力服务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周昊)
4月14日,国网天津电科院与河北电科院开展物资质量检测交流活动。...下一步,电科院将加强同河北电科院沟通合作,相互学习借鉴在物资抽检、技术监督、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河北电科院电气设备消防安全研究人员决定探索一种更适用于锂电池的灭火抑爆方式。他们借鉴分析国内外多种灭火、抑制爆燃的方案,讨论具体技术路线。...该项目由河北电科院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同完成,可实现锂电池储能系统火灾惰化防爆和快速灭火。锂电池储能系统液氮灭火装备与传统的锂电池灭火设备相比,性能更好、成本更低且更环保。
河北电科院应用的新型自愈系统测试装置各模块间采用光纤通信,信息传输延迟小、速率快。...日前,河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团队应用实时建模仿真技术,依托自主研发的城市电网自愈系统测试装置,完成雄安新区容东片区10千伏配电网双级联、三级联自愈系统现场测试。
2月26日,国网河北电科院技术团队首次采用实时建模仿真技术,依托自主研发的城市电网自愈系统测试装置,完成了雄安新区容东片区10千伏配电网双级联、三级联配网自愈系统现场测试。
2月20日,国网天津电科院组织开展首届“网省级电科院保暖保供工作交流”线上讨论活动。华北电科院、河北电科院、山西电科院等全国23家网省级电科院及相关单位参加。
近日,由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新能源场站调频能力评估系统在邢台巨鹿腾煌风电场正式投入使用。
2007年博士毕业后,他入选河北电科院人才托举计划名单,进入实验室工作。...两年后,李天辉主持了河北电科院“高压组合电器设备内部绝缘检测关键技术”青年专项课题研究,带领研发团队创新提出了集生产、安装、运维三类设备健康安全防线于一体的组合电器内部击穿闪络预警及防御技术。
河北电科院新能源技术研究团队负责人胡雪凯介绍。...为了精准控制能量输送和匹配控制,河北电科院还在园区微电网中开发应用了能量检测管理系统。
科林电气作为河北省新能源领域的上市企业,肩负推动河北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责任,在持续加大新能源领域自主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和产品研发能力建设的同时,联合河北电科院、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科院等电力科研院所
为此,河北电科院研发人员采用“能量裂解”方式和“一簇一变流”技术,将大电量电池堆和大功率储能逆变器裂解为小电量电池簇和小功率逆变单元,将单组电池簇的变流器交流端相串联,在实现高压大容量储能同步变流的同时大幅降低了能量损耗
4月11日,国网天津电科院与河北电科院开展技术交流,坚持开放共享理念,加强与兄弟院所在科技领域交流合作。...河北电科院介绍了该院转型情况,并对省公司技术支撑、服务市场开拓和科技项目研究,以及后期成果转化工作进行了交流。
河北电科院创新应用碳化硅电力电子技术,研发出含大功率连续可调电源、可控负载的继电保护向量检查装置。该装置通过在配电网系统中输入模拟连续可调可控的电源信号、负载故障信号,便于判断二次回路向量是否正确。...4月10日获悉,河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基于碳化硅材料的继电保护向量检查装置投入使用。 在电网系统中,继电保护可看作诊断设备故障的“医生”,二次回路向量则是继电保护的重要“感官”。
近日,河北省科技厅通知公示,由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网河北电科院)申报的“国网河北电科院新型电力系统科普示范基地”顺利通过第三批“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建设评审,获得四星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