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基础上,他们正在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海洋输电技术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近期,在国家电网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浙江舟山供电公司“国蛟一号”海洋输电创新团队正开展超高压直流电缆综合性能试验平台的升级工作。
在去年柔直输电技术应用十周年的最大规模检修升级工作中,已成功运用具备监测功能的光纤传感技术。...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员工在海洋输电智能化运监中心驻海事指挥分中心开展海缆监控丨何家城 摄审批革命的「舟山速度」从省里到舟山,均着重强调“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依托国家能源源网荷储互动协同技术研发中心、国网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国...英国、德国、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海上风电领域正广泛应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12月19日,数字船岸一体化智慧监控系统平台研发完成,国家海洋输电技术品牌“国蛟一号”品牌又添新利器。
同时,该公司应用交直流转换技术,将变压器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进行存储;应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和智能融合终端,实现两个台区柔直互联、灵活互济。通过台区组共享储能型微电网,白天光伏发...相比于陆上风电,海洋风电所处环境更为复杂,海洋腐蚀不仅会缩短机组运营寿命,给海上风电机组带来巨大安全隐患,还会增加海上风电建设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
随着新能源传输容量的增加,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面临优化的问题。传统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需要在海上建立交流电转直流电的转换站。...“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是一种采用电力电子技术,将传统电网的输送频率降至50赫兹以下,再进行电能传输的新型交流输电技术,具有低频长距离输送和柔性友好互联的技术优势,通过降低频率可降低线路阻抗,有效提升有功输送能力和输送距离
该技术彻底规避了风电机组电缆在扭转工况下磨损、附件断裂等问题,降低风电机组偏航扭缆成本,扩展了大容量风电机组的机侧输电技术路线,降低了电能传输损耗,提高了整机发电效能,并降低了风电机组造价。
同时,孙中林表示,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柔性直流技术是实现大规模新能源友好并网外送更适合的解决方案。因此未来深远海风电大规模的开发,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会得到更多的应用。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创造12项世界纪录,特高压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11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实现全面突破,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核心技术和全套装备制造能力。...茫茫戈壁上,光伏板汇成银色海洋;无边滩涂上,“大风车”转出靓丽风景;涛涛大河中,“银河水”跑出绿色动能。
为了实现中远距离海上风电送出,国网浙江电力开展柔性低频输电技术攻关,通过换流器降低输电频率,提升输电距离和容量,建设运维成本节约近一半。...可随着海港贸易的增长,船舶等冲击负荷逐渐增加,海洋输电亟需寻求一种可控性更强的传输方式。国网浙江电力组织柔性电力技术的集中攻关。
攻关长距离风电传输难题,探索多元化输电技术,在台州大陈岛建成低频输电示范,在舟山持续探索“多端柔直”应用场景。...打造“国蛟一号”自主品牌,交付国内最大载缆量的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投运国内首个陆缆穿海工程,实现海洋输电全产业链的创新联合。
该项目正是采用,超大规模海上风电海陆一体直流输电技术方案,为何选中了它?...02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再次成为破题关键 在前期规划中充分考虑海陆统筹问题,超大规模海上风电海陆一体直流输电技术方案打破常规,实现海陆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主网规划科高级经理刘新苗: 有利于降低整体输电成本以输电距离
近日,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投资建设的国内最大载缆量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在江苏南通完工交付离港,为国家海洋输电技术品牌“国蛟一号”再添重器。...该船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专利,装配有最大埋设5米埋设犁、60吨门架收放系统,全国首套悬链式敷设系统、全球先进的动态定位系统等专业海缆施工设备,填补了我国深远海电力工程建设领域的空白,开启海缆施工装备技术发展新篇章
5月31日,历时18个月打造的全国最大载缆量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试航成功,为全国首个国家海洋输电技术品牌“国蛟一号”再添重器。...具备深远海海缆敷设与检修作业能力,采用直流电力推进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动力配置效率和环保要求;采用动力定位敷设方式,满足4节流、10级风恶劣海况作业能力;采用精准导航定位系统,具备高精准海缆敷设方式,可有效提升我国海洋输电装备和技术水平
5月25日,由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研制的首条国产绝缘材料的500千伏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系统(含工厂软接头)在舟山海洋输电技术实验室通过型式试验。...据介绍,500千伏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系统由国网智研院联合舟山海洋输电技术实验室、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万马(浙江)高压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电科院、长园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研制,由电缆本体及工厂软接头
发布海洋输电技术品牌——“国蛟一号”,建造我国最大排水量的海缆施工船,助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该公司在特高压变电站设置“铁塔救援中心”,利用4.5万余套特高压输电线路监控设备,追踪遇险人员行动路径,实现遇险人员的主动呼救和精准定位,受困人员只要通过电塔发出求救信息,特高压站值班员获取并分析信息,
发布海洋输电技术品牌——“国蛟一号”,建造我国最大排水量的海缆施工船,助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该公司在特高压变电站设置“铁塔救援中心”,利用4.5万余套特高压输电线路监控设备,追踪遇险人员行动路径,实现遇险人员的主动呼救和精准定位,受困人员只要通过电塔发出求救信息,特高压站值班员获取并分析信息,
发布全国首个海洋输电技术品牌——“国蛟一号”,建造我国最大排水量的海缆施工船,助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成功发布全国首个海洋输电技术品牌“国蛟一号”如何提升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造力和控制力,做强做大国有资本,是每个国有企业必须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国网浙江电力以强有力的企业治理,保障国有资产增值。
规模逐渐扩大、电压等级逐渐升高、距离逐渐趋远……在海洋输电技术上,浙江的探索之路稳步迈进。...海洋资源丰富的浙江,发展海上风电将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预见,柔性低频技术输电也将在海上风电的发展中,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完成单位:国家能源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与装备研发(实验)中心二、支撑大规模新能源送出的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攻克了大规模新能源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送出的系统成套设计与稳定并网技术,研制了全球首套±800千伏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深入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签署关于促进能源转型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合作协议,加强在交直流输电技术、可再生能源发展、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
银河证券指出,未来要实现平价,机组基础和远海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将是关键。风电行业若能够在降本同时加强控制供应链风险,漂浮式风电实现商业化开发指日可待。...新机型不断涌现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开发一大重点正是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平价示范,推进漂浮式风电机组基础、远海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力争“十四五
1月4日,一条10千伏陆上电缆从舟山北部海域海床以下7米深的预置通道内钻出,标志着全国首个陆缆穿海工程成功实施,国家海洋输电技术品牌“国蛟一号”再添新技。...提前对电缆敷设全过程受力情况进行仿真计算,依托舟山海洋研究所对电缆敷设时受力情况进行仿真实验,反复优化设计方案。
以数字化、智能化带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研发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有力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30年,低碳零碳负碳理论与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清洁能源、储能、海洋负排放、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低碳技术解决方案和综合示范工程
以数字化、智能化带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研发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技术、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智能微电网建设技术。...政策提到,到2030年,低碳零碳负碳理论与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清洁能源、储能、海洋负排放、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低碳技术解决方案和综合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