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风电方面,运达股份全新开发了220/230米风轮直径的整机产品,功率等级覆盖6.xmw、7.xmw、8.xmw、10.xmw等主力机型。
关于风机距离限制的拉锯战,波兰最早要求距离超过风轮轮毂高度的10倍以上,这意味着达到1000米甚至2000米。
01采用创新碳纤维大叶片设计· 大丝束碳纤维主梁,自重更轻,结构强度更高,使风轮重量锐减30%的同时,发电量可提升3%,整机载荷降低5%以上。...中低风速海域“捕风之王”荣获行业多项荣誉肯定海神平台ew14.0-270机组是电气风电融合海上十余年成熟经验,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风轮半直驱机组。
此次下线的风电机组功率等级涵盖5.x-6.xmw,风轮直径在195米以上,适用于海拔高度6000米以下,空气密度0.6-1kg/m的风电场。
该项目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坪地场乡境内,配置了16台由东方风电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5兆瓦机型,该机型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并采用了更大的风轮直径,产品经济适用,能满足风力资源欠丰富地区低风速风电场的开发需求
2024年9月,中国华能研发的全球最大单机容量、全球首台商业化应用的18兆瓦风电机组在辽宁营口启动发电,其创造了风轮直径260米、单机功率18兆瓦“两个全球第一”纪录,在满发风速下全年发电量可达7400
10月,三一重能自主研制的陆上15mw风电机组在吉林通榆成功吊装,一举刷新已吊装陆上机组的最大单机容量、最大风轮直径两项全球纪录,为世界陆上风电大型化发展树立新样板。
卓越平台的功率等级覆盖5mw至10mw,风轮直径等级202米到230米。在平台化、模块化的开发理念下,又可满足沙戈荒大基地,低、超低风速等多种市场的需求。...,高度集成的驱动链方案,成熟可靠的电动变桨、偏航及冷却系统,搭配新一代风机智能监测、智能控制以及智能诊断系统,面向中低风速海域环境条件针对性设计,是一款高可靠、高收益、高节碳、高发电、低投资的全海域大风轮机组
科技创新作为原动力,支撑风轮越转越大、越转越稳。科技创新离不开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
si-270150风电机组是三一重能在12.x~16.x兆瓦海陆平台倾力打造的重磅产品,设计寿命延长至25~30年,风轮直径270米,扫风面积达57256平方米,相当于8个标准足球场,可覆盖中高风速多种应用场景
“凌风号”功率等级可实现11兆瓦-14兆瓦的柔性配置,风轮直径可拓展至超过250米。
“启航号”是中国中车自主研发的20mw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功率突破到20mw量级,风轮直径达到260米,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叶尖速度与高铁速度“同行”轮毂高度达到151米,且“启航号”的设计兼顾了部分组件的可重复利用性与可扩展性
远景能源提供风电机组en182-5mw拥有182米风轮直径和140米高的轮毂高度,专为适应印度风力条件和场址条件而设计。
“启航号”是中国中车自主研发的20mw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功率突破到20mw量级,风轮直径达到260米,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叶尖速度与高铁速度“同行”,轮毂高度达到151米,在设计风速下年满发小时数约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主轴受风轮影响向后传递不利的弯矩,主轴和外壳会同时吸收弯矩带来的能量,让齿轮箱只承受纯扭矩,进而给齿轮箱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当机型发展到7mw以上机型时(包括风轮直径220米级别的机型,下同),5.x-6.xmw齿轮箱已经无法使用,必须继续提高功率,同时提高传动比,国内齿轮箱厂家率先推出了三级行星+一级平行结构(3p1h)的齿轮箱
该电站三款陆上风电机组构成了工程核心,特别是10兆瓦机型,机组叶轮直径222米,相当于近4台客运飞机并排宽度;轮毂中心最高160米,风轮扫风区域相当于5.4个标准化足球场面积。
为解决百米柔性叶片气弹稳定性设计、高承载能量转换系统研制和超大风轮不均衡载荷精准控制等大型机组的共性难题,运达股份勇闯技术“无人区”,引领桨叶轻量化、能量转换系统、控制技术不断突破,并在“海鹰”平台付诸实践
2、发电性能发电性能的可靠性也同样重要,随着大兆瓦机型的风轮直径持续增大,行业对大风轮的发电性能也开始反思。...总结一句话就是,对于一些强烈要求加配净空监测的大风轮机组来说,“加装(净空检测)性能差,不装不安全”。当然,如果能论述清楚不存在此类风险的大风轮机组,不在此列。
电气风电ew25.0-310风轮直径提升至310m,单机容量扩展至25mw,设计年平均风速10m/s,极限风速可达57m/s。...中船海装h305-25m机组单机功率覆盖20-25mw,风轮直径达305米,塔筒可定制化设计9.5-12米直径,适用于水深30-60米、离岸距离30-130公里的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中高风速海域。
该项目建设容量500兆瓦,新建50台单机容量10mw的风力发电机组,塔筒高达125米,风机风轮直
5mw平台机组是中船海装针对陆上中低风速地区开发的一款定制化机型,风轮直径覆盖193-202米,采用成熟高速双馈技术路线,一键式仿真平台设计,可实现叶片、塔筒、整机载荷多参数一体化矩阵式寻优迭代,同时匹配
该项目建设容量500兆瓦,设1座220千伏升压站,新建50台单机容量10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塔筒高达125米,相当于42层居民楼的高度;风机风轮直径226米,叶片长度111米,扫风面积约4万平方米,接近于
年苏锡常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工作的通知》(常工信装备〔2024〕47号)要求,经企业申报、地区推荐、形式审查、材料评审、现场核查等程序,拟将苏州市“40英尺液氦储箱”等40个装备、无锡市“海上台风型风轮机舱组件
陆上风电机组,到在三类海上风能资源区创下3900小时年利用小时数世界纪录的h171-5mw风电机组,到国内首款平价海上风电机型h23x平台、国内首台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扶摇号”,再到刷新全球单机容量、风轮直径纪录
,风轮逐渐发展到了120米左右;即使到2020年抢装,主流供货机组容量也还在2.5-3.2mw,风轮直径也还在140米左右。...随后从2020年开始,主力机型的风轮直径几乎每年增大20米,容量每年增加0.7mw,截至目前商业化的批量供货机型容量最大已达到10mw,风轮直径最大已达到230米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