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智能电表推广上海电网坚持智能电表全覆盖、全采集的目标,2024年智能电表覆盖率保持100%,智能电表采集成功率99.96%,智能电表数据频度15分钟/次,为用户灵活参与市场调节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智慧配用电场景,华为发布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hplc双模方案,电表采集成功率达99.9%,300户的采集效率从15分钟提升到1分钟,助力电网“抄得稳”“抄得快”,加速电力数智化发展。
同时,上海电网坚持智能电表全覆盖、全采集的目标,2023年智能电表覆盖率保持100%,智能电表采集成功率99.68%,智能电表数据频度15分钟/次,为用户灵活参与市场调节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以往,低压用户普遍安装的智能电表采集设备采用窄带载波方式通信,受信号质量、外部干扰等因素影响,有时会出现采集数据项缺失。...据宿迁供电公司计量室副主任王思民介绍,如今当用户电表出现停电或短停等异常情况,装有高速采集模块的智能电表可立即记录停电时间并向后台精准反馈数据,便于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向抢修人员的手机推送短信提醒,以便及时排查抢修
供电可靠性自动统计能按区域、时间等维度开展供电可靠性分析,实现网格区域可靠性规划分析和电网薄弱环节定位,利用hplc智能电表采集的低压停电事件数据构建故障信息池,展示到户供电可靠性指标,并对指标开展对比分析
在精准化管控用水方面,通过机井电表采集的日用电量,结合机井“电-水”折算系数实现用水量换算和日级监测;在节约水表成本方面,以电表实现用水量监测,可一次性节约水表成本上亿元,且电表平均寿命高达13年,可节约后期运维和更换成本
融合后,国网陕西电力实现电表采集一次到位、电费核算一次正确、交费渠道一次贯通,陕西省“网上国网”客户规模突破700万户,采集通道远程割接一次成功率突破98%。...此次营销信息系统融合是公司系统最大规模的一次客户信息融合,是国内首次大规模采集apn通道远程割接。国网陕西电力营销信息系统融合工作从4月份开始,于7月3日圆满结束。
笔者结合公司自研的红外电表采集设备及用户基础,就以灰度方式在合理成本下助力电能量预测,提出几条计算的简要逻辑,与行内外朋友探讨:1、灰度用户选取:梳理代理用户的{市,区县,行业,年用电量}数据元组,分行业在电量比重大的区县选取合作年限久或有其他业务
在系统完成电表采集、客户档案参数错误等导致的电费计算异常问题自动识别和定位后,南京、无锡、泰州供电公司核算员再开展人工分析,大幅降低核算工作量和核算难度。
与传统室内仿真环境相比,国网新疆电力研发的实验室可真实模拟户外温湿度、电应力等复杂场景,具有可24小时带电不间断运行、能模拟家庭用电负荷等优势,最多可挂装新疆各批次智能电能表、采集终端606只,有助于提高应用的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是新疆电网电力数据采集的基本设备之一,承担着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的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质量监测的基础。...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通过智能电表采集的用电数据,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故障抢修、电力交易、客户服务、电能质量监测等业务提供数据支撑。智能电表也能够实现“远程抄表”。
据介绍,该款电表采集到的数据可汇集到江苏全省用电信息客户采集系统中,通过江苏电力微信公众号推送给客户,帮助客户了解各类电器的用电时段等信息,并推送节能建议。...据悉,该款电表内部增加了运行负荷辨识算法微处理器,在准确计量电能的同时,可采集客户家庭入户端口的电压和电流数据,提取每类电器的电气特征,智能识别户内电器种类、用电负荷、用电量等多种用能信息。
经核查发现10千伏1011胡地亚于孜线359号配变终端不在线,导致整个台区电表采集失败,是此次用户线上缴费失败的直接原因。
实时准确性高主要体现在电力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较高,用于数据采集、传输和应用的基础设施完备。例如智能电表采集频度达到分钟级,生产调度系统采集频度可达到秒级。电力大数据以上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多重价值。
、传输和应用的基础设施完备,智能电表采集频度为分钟级,生产调度系统采集频度达到秒级。...太字节,相当于50个大英图书馆的藏书信息量;电力大数据主要伴随电力生产和消费实时产生,能够全面真实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各产业发展状况、居民生活情况和消费结构等;电力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较高,用于数据采集
用户方面,开展接电安装、抄表运维、更换智能电表、采集并管理数据,为地方配电公司和地方政府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法国配电公司成功迎接了大量新能源接入电
用户方面,开展接电安装、抄表运维、更换智能电表、采集并管理数据,为地方配电公司和地方政府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法国配电公司成功迎接了大量新能源接入电
法国电力公司在法国已经安装了3500万个智能电表,采集的主要是个体家庭的用电负荷数据。以每个电表每10分钟抄表一次计算,3500万智能电表每年产生1.8万亿次抄表记录。
法国电力公司在法国已经安装了3500万个智能电表,采集的主要是个体家庭的用电负荷数据。以每个电表每10分钟抄表一次计算,3500万智能电表每年产生1.8万亿次抄表记录。
赋能美好生活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智能电表采集用电数据,再经过算法分析,能够直观了解老人的生活状态。2019年6月,杭州小河街道326户独居老人家庭的电力数据一经接入政府“
刚接手就遇到一块电表采集不到数据现象,赵建平骑上电动车前去查看。...赵建平一头扎进了东留养村胡同里,以台区为单位,逐一对照电表户号、电表资产号确定客户家具体位置,并在a4纸上画下来,同时在每个电表上贴上户主姓名标签。现场画草图,回来再完善,再次到现场确认……。
工作人员把线夹夹在电表的入户侧线缆上,一组家中用电详细数据及分析就显示在智能采集终端上。...在泛在电力物联网试点开发领域,利用智能电表采集的客户分时用电曲线数据,深入分析客户作息习惯与用电偏好,可让供电服务人员方便快捷地根据相关信息,为客户提供能耗分析、节能建议等增值服务。
在电力数据的采集传输过程中,远程终端单元采集、电表采集等多个环节均会对数据质量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数据不刷新、数据跳变、数据错误、报表出错等;在数据集成过程中,存在着多数据源的异构问题、数据缺失及重复记录问题
数据流 共享共融 平台贯通“我们实现了智能电表全覆盖、全采集。”北京电力发展策划部综合计划处处长王立永说道,“智能电表采集成功率达到98.26%,源端基础数据质量提高19.27个百分点。”
在户端,基于智能电表采集数据的主动反馈处理,可使停电抢修服务从传统的被动响应报修接单转变为自动发起的主动抢修。...据了解,在先导区内,变电站端率先试点应用数字镜像评价系统与主动防御体系,通过结合前端传感器采集数据、分析历史运维数据,在线评估站内设备健康状态并制订检修策略,前移设备安全预警防线,减少计划停电,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站内安全态势动态感知和响应措施联动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