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印发《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行动方案(2025-2030年)》,贯彻“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推动”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以“八个再深化、八个再提升”为核心的深化产改工作体系,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持续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深化产改工作体系
八个再深化
党建引领
人才培育
竞赛体系
价值创造
赋能增效
治理参与
维权服务
组织保障
八个再提升
铸魂育人质效
成长通道优化
建功立业实效
创新生态构建
精准服务水平
职工价值实现
职工幸福指数
改革协同效能
具体行动指南
聚焦政治引领再深化
在铸魂育人质效上再提升
坚持党对产改的领导,持续强化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丰富“思政大课堂”形式,实施党员与生产经营骨干“双培双带”行动,强化意识形态与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产业工人中落地生根。突出典型示范效应,提高产业工人在各级先进典型评选中的名额比例,大力营造崇尚劳模、尊重劳动、尊崇工匠的浓厚氛围。
聚焦人才培育再深化
在成长通道优化上再提升
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培训体系,搭建线上线下混合式、重点产业“实景化”培训平台,建设30个左右覆盖主要产业的一流培训基地,健全落实产业工人“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开展订单式、沉浸式、解剖式实训,促进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加大大国工匠培养力度,构建国家级、省部级、集团级三级技能人才梯队,力争到2030年培养2-3名大国工匠、50名省级工匠、500名集团级工匠及千名技术能手。
聚焦竞赛体系再深化
在建功立业实效上再提升
积极构建以全国行业竞赛为引领、集团“一杯两赛”为主体、基层练兵比武为基础的竞赛体系,每年开展集团级劳动竞赛不少于5项、技能竞赛不少于10项,子分公司级劳动竞赛不少于60项、技能竞赛不少于150项。不断优化竞赛选题,聚焦新质生产力与战略产业,向未来产业、科技产业延伸,扩大职工参与覆盖面。持续将竞赛与职业技能等级晋升、“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评选联动,纳入评优评先和年度考核,营造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
聚焦价值创造再深化
在创新生态构建上再提升
实施创新工作室“提标升级”行动,探索“赛马比拼”“揭榜挂帅”机制,着力培育高智能、年轻化的新时代创新工作室。组建产业内联盟、产业链联盟、产学研用联盟,实现技能大师工作室与创新工作室“双室融合”,推动“孤岛式”运行向“生态化”联盟转型。深化创新体系建设,搭建创新创效平台,围绕智慧矿山、清洁煤电、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开展创新活动,着力破解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推动技术革新与升级。
聚焦赋能增效再深化
在精准服务水平上再提升
加强工会数智化建设,打造信息化管理系统与智能型“职工之家”,提升服务精准度。强化班组建设赋能,以创建“五型”金牌班组为目标,搭建标准化体系、经验交流平台和覆盖煤炭、电力、化工、运输、氢能五大产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提升班组基础建设、安全建设、技能建设、创新建设、民主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和班组长队伍建设。
聚焦治理参与再深化
在职工价值实现上再提升
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保持职代会建制率、提案办复率、答复满意率三个100%,畅通产业工人参与民主管理通道。推荐产业工人入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打破身份学历门槛选拔管理人才,加大群团组织挂职兼职力度,在劳模、工匠评选中向产业工人倾斜,提升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
聚焦维权服务再深化
在职工幸福指数上再提升
持续推进“健康国能”工程,开展“健康食堂”“健康小屋”创建,加强职业病防治,实施职业危害检测与个体防护、心理疏导等活动,常态化开展节日慰问、困难帮扶与高技能人才疗休养。建立基于岗位价值、创新贡献的薪酬增长机制,收入向一线和技术工人倾斜,探索大国工匠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切实保障劳动经济权益。设立“母婴关爱室”,提供妇科体检、“两癌”筛查等特色服务,建设友好型工作场所,保障女职工权益。
聚焦组织保障再深化
在改革协同效能上再提升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将产改融入企业发展各环节,把产改成效纳入年度考核,压实工作责任,制定进度表,推进措施落地,提升改革质量,保证产改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党政主导、工会牵头、部门聚力、基层响应、职工受益、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积极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宣传体系,对内文化浸润,对外塑造品牌,大力宣传改革进展、典型经验和特色亮点,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浓厚氛围。
国家能源集团将持续以“聚心、聚力、聚才、聚效”为主线,进一步突出目标导向、突出体系构建、突出赋能增效、突出技能成才、突出服务保障,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走深走实,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