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轰鸣如雷,水流奔腾如龙,安顺水电厂洛凡水电站以三个关键“10%”为突破口,在挑战与机遇的湍流中,实现了经营韧性与创新能力的同频提升。
10%超发:技术极限的勇敢跨越
面对机组铭牌上标注的额定负荷,电站管理人员并未止步不前。而是通过精细入微的水情预测、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精密监控与科学调度策略的不断优化,电站成功将机组出力稳定地推至额定负荷110%的高位运行。这不仅仅是数字上10%的增长,更是对技术极限一次果敢的跨越,它意味着在关键时期,电站为电网注入了远超预期的澎湃动能。收获了人努力,天帮忙的完美成果。
10%精兵:智能赋能的效率革命
在发电能力显著提升的同时,电站员工总数却悄然减少了十分之一。这并非单纯减员,而是依托智能化转型实现的“人效跃升”。设备自动化提升替代了部分高强度人工巡查,也为远程集控实现少人甚至无人值班提供保障。人员总量下降10%,但巡检效率提升30%,设备健康掌控度大幅提高——这是一场由“汗水驱动”迈向“智慧驱动”的效率革命。
10%应对:低谷时段的经营智慧
当外部用电需求意外收缩或来水量减少,电站主动驾驭市场“峰谷”。一方面凭借灵活调节优势,合理调整运行方式,减少耗水率,同时在来水量减少或电网低谷期主动蓄水储能,为高峰时段“电力尖峰”做好储备。另一方面,优化厂用电率,积极践行“一分钱”行动,在低谷中开拓出新航道,实现了综合收益的逆势企稳。
![6388811677639044917096448[1].jpg 6388811677639044917096448[1].jpg](https://img01.mybjx.net/news/UploadFile/202507/6388816523462761239673279.jpg!watermark)
三个“10%”绝非孤立数字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环环相扣、相互赋能的有机整体:技术攻坚奠定的超发能力是基石,智能化提升的人效是杠杆,而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经营策略则确保了前两者的价值最大化实现。这场以“10%”为刻度的突破,让电站在复杂环境中锻造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