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深耕山西清洁能源领域多年,始终以绿色发展为底色、科技创新为引擎、社会责任为担当,书写着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篇章。中广核自2009年进驻山西,深耕清洁能源领域16年,截至目前,中广核在晋投资超120亿元,累计开发风光项目容量超306万千瓦,其中,在运装机容量205万千瓦,在建及拟开工项目101

首页 > 储能 > 储能应用 > 电网侧 > 企业 > 正文

中广核:构建“清洁能源+智慧储能+绿色氢能”体系

2025-07-10 09:42 来源:中国广核集团 

中广核深耕山西清洁能源领域多年,始终以绿色发展为底色、科技创新为引擎、社会责任为担当,书写着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篇章。中广核自2009年进驻山西,深耕清洁能源领域16年,截至目前,中广核在晋投资超120亿元,累计开发风光项目容量超306万千瓦,其中,在运装机容量205万千瓦,在建及拟开工项目101万千瓦,项目覆盖全省所有地市。

坚持绿色发展

为山西能源结构优化注入绿色动能

中广核以清洁能源开发为核心,在山西积极探索“新能源+”融合发展新模式,持续释放绿色效能。中广核在晋清洁能源项目累计发电量超223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837万吨,节约标煤近671万吨,为山西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中广核阳泉100兆瓦光伏项目是全国第二批“领跑者”光伏示范基地,项目充分利用采矿废旧地、荒山荒坡进行建设,累计发电量超过10亿千瓦时,有力推动阳泉市能源结构优化。  

中广核山西陵川150兆瓦风光农林互补项目是山西省2023年重点项目,每年为当地输出2.2亿千瓦时清洁电力,提升了当地可再生能源占比,减少碳排放,以实打实的绿色效能推动晋城能源结构优化,为山西践行“双碳”目标、改善生态环境持续赋能。

山西右玉风光电站是中广核第一个风、光、农互补型电站,也是中广核在山西建成的第一个新能源项目,该项目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在光伏板下和板间种植农作物、中药材、牧草等,形成“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模式,既有效利用风光资源,同时也为治沙造林改善生态作出积极贡献。

中广核深耕吕梁革命老区新能源市场,目前已在当地建成风电一、二、三期共13.75万千瓦,四期10万千瓦正稳步推进;光伏项目已建成10万千瓦,配套5兆瓦/5兆瓦时储能系统。项目秉持绿色理念,为吕梁地区输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助力当地能源结构转型,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科技创新赋能

助力山西打造能源科技创新高地

中广核聚焦风电、光伏等领域,构建“清洁能源+智慧储能+绿色氢能”体系,融合生态修复技术,培育新能源新质生产力,助力山西打造能源科技创新高地。

今年上半年,中广核在晋取得25项实用型专利、4项科研项目。寿阳光伏电站的数字技术应用项目,以“虚拟化、无人化、智能化”破解传统运维痛点,通过数字孪生与AI技术赋能,引领行业向“少人值守、智能决策”升级,带动无人机、边缘计算等产业链协同发展,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此外,中广核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在山西大同光伏电站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生态和土壤的研究,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并提高作物成活率,通过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减少采煤沉陷区内塌陷、裂隙等情况的发生。目前,该项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治理下,黄花的种植成活率可达到95%,同时还种植人参、黄芪等中药材。中广核通过新能源产业+生态保护恢复产业模式发展,为全国类似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坚持共建共享

多措并举厚植属地情怀

在发展项目的同时,中广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立足当地发展实际,通过就业帮扶、修缮道路、爱心救助等行动传递温暖,成为项目地百姓口中名副其实的“好邻居”,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为山西社会发展与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中广核盂县风光互补项目每年开展多次慰问活动,创建电气培训班为当地村民传授职业技能,帮助周边村民实现再就业,多次荣获当地“先进单位”称号。此外,中广核在革命老区石楼县进行全域充(换)电站项目建设,以惠民工程践行社会责任,助力完善县域新能源基础设施,便利群众出行与生活。

原标题:风光协同,中广核为三晋发展贡献绿色动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