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戈壁滩上的风裹着细沙呼啸而过。从高处俯瞰,750千伏天都山变电站建设现场一片银灰色的钢架结构映入眼帘。“误差必须控制在0.1毫米内。”5月16日,在该站750千伏六氟化硫气体绝缘开关设备(HGIS)区内,宁夏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员马真手持红外测温仪,一边测量套管安装后的密

首页 > 输配电 > 输变电工程 > 评论 > 正文

宁夏750千伏天都山输变电工程助力沙戈荒新能源电力外送

2025-05-23 08:36 来源:国家电网报 作者: 田武

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戈壁滩上的风裹着细沙呼啸而过。从高处俯瞰,750千伏天都山变电站建设现场一片银灰色的钢架结构映入眼帘。“误差必须控制在0.1毫米内。”5月16日,在该站750千伏六氟化硫气体绝缘开关设备(HGIS)区内,宁夏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员马真手持红外测温仪,一边测量套管安装后的密封数据,一边向身旁的同事强调安装要求。

750千伏天都山输变电工程是±800千伏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送端交流电网的加强工程,也是服务“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的配套工程之一。天都山变电站新建工程是天都山输变电工程的子项,也是宁夏首座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物、相变保温材料等智慧节能技术的750千伏新建变电站。

“传统变电站建筑施工需要在现场浇筑混凝土梁柱,耗时费力。考虑到天都山变电站地处戈壁,大风、沙尘天气较多,我们必须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紧抓有限工期。”工程业主项目部专责潘建伟介绍。为此,该站引入钢结构全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工厂预制所有构件后再运至建设现场,像搭积木一样快速组装构件。钢柱的定位轴线误差必须要控制在0.5毫米内,垂直度偏差控制在2毫米内,这样才能满足后期楼承板、钢梁的高标准安装要求。该公司土建施工项目部仅用110天便完成了全站设备基础及主体结构建设,效率较传统施工模式提升了40%。

天都山变电站主控楼墙体采用相变保温材料,可在白天吸收热量、夜间缓慢释放,从而减少约30%的空调能耗。在750千伏悬吊式管母安装过程中,施工项目部改进了母线安装工艺及校准方法,相较于传统工艺,不仅提高了安装质量,还将单根管母的安装时间缩短了2.5小时。站区主控室屋顶上,深蓝色的光伏板整齐排列。“这些光伏板不仅能遮阳隔热,还能为整个主控楼的空调和照明系统供电。光伏板支架采用了防风沙设计,我们还在支架连接处加装了自适应紧固件,防止温差形变影响光伏板发电效率。”该工程总监理工程师魏宗恺介绍。天都山变电站投运后,主控室屋顶光伏板发出的电力将汇入站内微电网系统,与主控室配套建设的储能装置联动,即使在阴天时也能保障主控楼稳定供电。

5月18日晚,天都山变电站现场项目部会议室,魏宗恺主持当日缺陷消除协调会。桌上3台笔记本电脑实时显示缺陷消除进度,342项问题按“紧急”“重大”“一般”分级着色,其中27项被标红的紧急问题需当日闭环处理。“330千伏配电装置室2号柜局部放电信号波动,初步判断是电缆终端屏蔽层接触不良,请施工班组配合厂家连夜复测。”魏宗恺一边下达任务,一边调出该点位历史监测曲线投屏分析。为提升缺陷消除效率,监理项目部建立了次日复验机制,确保每个缺陷及时、彻底解决。

戈壁的天气总是变幻莫测。5月20日,中卫出现沙尘暴天气。正在高空安装750千伏导线间隔棒的作业组紧急撤离。“风停后,我们先用无人机巡检设备状态,确认安全后才继续施工。”监理项目部安全总监蔡望海介绍。项目部自主搭建了智慧基建安全管控平台。该平台集成气象预警模块、人员定位系统及电子围栏终端等模块。当平台感知层(气象传感器+定位手环+边缘计算设备)监测到瞬时风速超过20米每秒或人员进入带电间隔、吊装禁区等电子围栏区域时,控制层会立即向智能断路器发送断电指令,同步触发声光告警并向管理人员手机推送信息。整个响应过程耗时不到200毫秒,较传统人工巡检效率提升90%以上。

宁夏天都山输变电工程将于5月底分阶段启动投运,届时可满足中卫地区420万千瓦新能源汇集送出需求,为±800千伏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提供送端接入保障,并进一步优化西北电网结构,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原标题:戈壁滩上建起绿电外送通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