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10千伏王洪线抢修作业现场,抢修人员在咸宁咸安区供电公司县调调度员的指挥下,仅用25分钟便排除了故障。2024年7月起,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咸宁试点开展了县(配)调管理提升工作。2024年8月至今年4月,咸宁供电公司配电网线路故障平均复电时长同比下降45.46%,故障

首页 > 输配电 > 电力通信 > 报道 > 正文

国网湖北电力试点开展新型配电网调度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2025-05-22 08:30 来源:国家电网报 作者: 金雅杰 雷鸣 闵凯

5月18日,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10千伏王洪线抢修作业现场,抢修人员在咸宁咸安区供电公司县调调度员的指挥下,仅用25分钟便排除了故障。2024年7月起,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咸宁试点开展了县(配)调管理提升工作。2024年8月至今年4月,咸宁供电公司配电网线路故障平均复电时长同比下降45.46%,故障平均停电时户数同比减少72.35%。

随着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等新要素的兴起,配电网已经从传统电网的末端环节成为电网转型发展的前沿阵地。县(配)调是配电网运行的指挥和控制中枢,在保障终端电网安全可靠优质供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打造“全景感知、柔性控制、智能互动、主配协同、安全可靠、管理精益”的新型配电网调度体系,国网湖北电力启动县(配)调管理提升工作,并在咸宁先行先试。

国网湖北电力通过规范五级调度体系、强化配电网调度力量、试点地县调度集约运作、调整配电自动化职责界面,优化配电网调度组织体系和运行模式;以配电网图模数据治理为基础,推进主配融合协同调控、数智业务支持系统开发及分布式电源“可观可测可控可调”能力建设,升级配电网调度技术手段;建立“标准制式培养+地、县(配)调交叉培养”机制,全面提升配电网调控人员业务能力,力争两年实现配电网调度数据底座坚实稳固,核心业务运转质效及管控水平一流,故障隔离复电、抢修指挥精准高效,主配调度业务协同贯通。

5月11日17时21分,咸宁咸安区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中心(供电服务指挥分中心、数据中心)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监测到10千伏国道线柱02开关跳闸。调度员根据故障信息开展综合研判,在3分钟内精准判断出故障点在柱02与柱03开关之间,立即安排官埠供电所外勤组员工到该区段开展故障查找,同时按照“先复电、后抢修”原则,将柱03开关后续负荷转至10千伏广昊线供电。外勤组员工巡检发现是由于蒿林一组2号变压器高压桩头上有异物引起线路开关跳闸,便立即隔离变压器并向县调汇报,调度远程试送柱02开关。18时05分,10千伏国道线恢复正常供电。

“在调度的精准指挥下,国道线全线44分钟就恢复了供电,较传统故障查找模式节省了2小时的复电时间,而且智能开关的远程操作大幅减少了供电所员工的操作量。”官埠供电所所长施越洋介绍。

咸宁县(配)调管理提升初见成效。目前,咸宁供电公司完成了316项设备异动全流程管控、829条线路图模治理、2198台配自开关保护定值核查整改、382台设备晨操全覆盖,且多个关键指标实现了显著提升,自动化开关遥控使用率、成功率和终端在线率较治理前分别提升55.23、6.05、8.55个百分点。

据介绍,国网湖北电力在全省14家地市供电公司全域推进县(配)调管理提升工作,推动配电网调度业务从“人工”转向“自动”、从“单线条分散独立式”转向“多线条关联协同式”,逐步进入网络化、智能化交互的“无声调度”时代。


原标题:国网湖北电力试点开展新型配电网调度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