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领导的新政府近日作出重大政策转向,或将放弃长期以来的反核立场。这一决定不仅标志着法德能源关系的实质性回暖,更可能重塑欧盟能源政策格局,为欧洲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带来新动能。
(来源:能源新媒 文/武魏楠)
01法德能源僵局破冰
据法国《费加罗报》获得的政府文件显示,柏林已向巴黎明确表态,将不再阻止核电在欧盟立法中获得与可再生能源同等待遇。这一转变解决了困扰欧盟多年的政策争端——此前法德在是否将核电定义为"绿色能源"问题上僵持不下,导致包括氢能战略在内的多项关键决策受阻。
"德国释放了务实信号:所有针对核电的制度性歧视都将被清除。"参与谈判的法国高级外交官透露。德国官员更直言这是"根本性变革",意味着核电生产的氢气将获得与风光电制氢相同的政策支持。
分析指出,这一政策转向存在多重动因:一方面,俄罗斯切断天然气供应后,德国工业承受着较法国核能体系高出40%的电力成本压力;另一方面,默茨正积极寻求加入法国主导的"欧洲核保护伞"以应对俄罗斯威胁。"讨论核威慑与调整能源立场存在内在关联。"柏林ESMT教授、前总理默克尔的首席经济顾问罗勒指出。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德国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首超60%,但间歇性供电特性导致其工业用电价格仍是法国的1倍多。随着荷兰、比利时等欧盟国重启核电计划,德国在反核阵营愈发孤立,目前仅剩奥地利坚持反对立场。
02民意反转与政治博弈
Innofact最新民调显示,55%德国民众支持恢复核电,较三年前增长23个百分点。地域差异显著:南部巴伐利亚州支持率达67%,而西部北威州仅49%。尽管39%受访者希望重启现有核电站,32%支持新建机组,但现政府明确排除传统核电回归,转而聚焦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新技术。
政治角力仍在持续:基民盟正评估重启已关闭核电站的可行性,而执政联盟中的社民党与绿党坚决反对。绿党联席主席布兰特纳强调:"反复改变政策将损害企业信心。"这种分歧可追溯至1998年施罗德政府开启的"弃核-保核"政策轮回,2011年福岛事故后默克尔加速弃核,而当前能源危机又促使政策再度反转。
12个拥核国近日联合致函欧盟委员会,要求更新产业评估并为核电项目开辟国家援助通道。ICIS分析师钱伯斯指出,德国立场转变将加速欧盟核电复兴,但新建反应堆仍需10-15年建设周期。短期内,法国56座现役机组提供的稳定供电,或使其在欧盟工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随着法德引擎重启,欧盟碳中和进程迎来新变量。正如布鲁盖尔研究所沃尔夫所言:"当欧洲两大轴心达成共识,能源转型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政治动能。"这场核电博弈的终局,或将决定欧洲大陆的能源未来与地缘政治格局。
原标题:德国放弃反核?欧盟能源政策或迎来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