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山东电力现货市场累计结算电量104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山东成为国家电网经营区首个市场化结算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的省份。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纵深推进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建设,逐步建成市场主体全、交易规模大、开放程度高的省级双边市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在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初期,针对省内火电装机占比高、灵活调节资源匮乏等情况,国网山东电力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并精选技术骨干加入能源主管部门牵头成立的政府工作专班,参与市场建设方案、规则及配套文件的起草和编制等工作。近年来,该公司持续深化市场机制建设,配合政府完善容量补偿、分时电价等机制,保障现货市场高效有序运营。
随着新能源电源大规模并网,系统调节压力逐渐增大,煤电需要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山东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后,率先建立市场化机组容量补偿机制,合理补偿各类发电机组在电能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无法回收的固定成本。容量补偿机制有效激励了发电企业加强机组运行管理。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山东电网首次实现百万千瓦机组非停率和受阻率“双零”目标。
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山东创新建立了现货市场分时价格信号全链条传导机制,通过完善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建立零售套餐分时价格约束机制,为发电侧顶峰深调、用户侧削峰填谷提供较大收益空间。经测算,2024年山东工商业用户午间填谷583万千瓦,晚高峰时段移峰225万千瓦,相当于5座抽水蓄能电站和4台60万千瓦燃煤机组的调峰效果。
近年来,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发展进入快车道。国网山东电力积极配合能源主管部门出台支持政策,完善电力市场规则,明确新型主体参与市场交易的流程和技术要求,打造“电能量收益+容量补偿+租赁收益”多元化盈利模式,激励454万千瓦独立储能、252万千瓦虚拟电厂和200万千瓦抽水蓄能机组入市。
2024年8月,山东创新抽水蓄能电站“50%容量入市”模式,实现报量报价参与市场,发用电与市场峰谷时段匹配更为精准,结算价差较非市场化机组高0.242元/千瓦时。目前,山东省内各类型发电主体和工商业用户已全部入市,交易活力不断增强。
此外,国网山东电力在国内首创了“事前+事后”市场力监测及缓解机制,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2021年12月以来,该公司累计实施市场力监测342次。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现货市场出清均价0.42元/千瓦时,最高1.09元/千瓦时,未出现连续极端高电价,实现保供稳价。
原标题:高效有序运营电力现货市场 保供稳价促进资源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