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一场以“探秘特高压·点亮未来梦”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在特高压绍兴换流站举行。来自浙江省诸暨市东和乡中心学校的20名师生走进被誉为“能源大动脉”的国家级工程—特高压绍兴换流站,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清洁能源输送背后的科技力量,见证国家电网在服务“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担当。
作为宁夏灵州至浙江绍兴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落点站,特高压绍兴换流站自2016年投运以来,累计向浙江输送清洁电力3688.7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5亿吨,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数据显示,2024年该站以79.3%的能量利用率领跑国家电网系统,成为我国特高压技术高效运行的标杆。

当天上午,师生们在国网浙江超高压公司、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技术人员的引导下,开启了一场“电力探秘之旅”。在换流变广场区域,智能巡检“机器狗”灵活穿梭于设备间,消防机器人、高空作业车在远程操控下精准作业,引得孩子们连连惊叹。活动现场,“光明研学基地”正式揭牌,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向师生代表赠送社会责任报告。

全国劳动模范、枫桥供电所党支部书记何贝以“电力老师”身份,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的科普课。他手持手摇发电机,通过“摩擦生电”的趣味实验,揭示电能转化奥秘;在互动体验中亲手操作发电装置,孩子们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希望这些‘小科学家’能成为电力知识的传播者,让安全用电理念走进千家万户。”何贝表示。
东和乡中心学校教师黄彬感慨:“这次研学让山乡学子第一次触摸‘大国重器’,特高压站成了鲜活的‘第二课堂’,既拓宽了科技视野,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创新报国的种子。”
国网浙江超高压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光明研学基地”为载体,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普体系,未来将面向社区居民、行业专家等群体开放,搭建公众参与能源转型的对话平台。通过常态化研学活动,推动电网设施向科普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电力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