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万辆新能源车在城市穿梭,成为千万个“移动充电宝”,“万亿之城”常州也迎来了又一次绽放——
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我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名单,包含9个试点城市和30个试点项目。常州作为江苏唯一一个试点城市在列。
01
新能源产业的“佛罗里达”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流传着一个说法:“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你可以不活,但不能没活”。佛罗里达作为美国东南部的一个州,以民风彪悍,生产奇人奇事闻名。
常州,就被人们称为中国的佛罗里达,以全省4%的面积,承载了全省6%的人口,贡献了全省7%的财政收入和8%的GDP,成为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GDP万亿之城,不可谓不彪悍。
工业明星城市常州近些年在新能源领域形成了无可比拟的突进之势——2024年新能源产业聚链成势,“发储送用网”生态全链条加速崛起,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预计到2025年产业规模超万亿元。
全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充电设施增长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持续攀升。
中心城区已形成一公里(5分钟)充电服务圈,是全国唯一覆盖“车-桩-网-检”车网互动产业闭环城市,在这里,找充电桩比找共享单车还方便。
超彪悍的产业基础,为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提供良好支撑,常州入选属实意料之中。
02
车轮上的“充电宝”遍地是
如果你在常州买车,一定听说过“北有梦想,南有理想”。“梦想”指的是“BuildYourDreams”比亚迪(BYD),其华东(常州)产业基地坐落于常州国家高新区,而“理想”指的是坐落于常州市南部武进区的理想汽车常州工厂。
目前,常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60%以上,全球每10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搭载常州生产的动力电池。比亚迪、理想等龙头企业与3400余家配套企业构建起“整零协同”创新生态。
这里,是新能源车的沃土,也是电车狂热人士的天堂。当前,常州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20万辆。可以想象的是,这些车辆全部具备并积极参与放电功能,电网,相当于获得了一个百万千瓦级的移动储能“增强器”。
除了家用车,充电量大、电池容量大的城市公交车辆也参与到V2G的队伍中,390辆新能源公交车聚合1.5万千瓦可调负荷,降低了运营成本。
活跃的参与度背后,是配套建设的高完善度。
✦常州五星、安阳里等超50座光储充站及30座换电站投入使用;
✦常州全市9万余户居民充电桩客户陆续收到了“居民充换电设施执行峰谷电价”短信提醒;
✦常州在全省建设首个“停车+充电”一体化平台——“常畅充”,车主在手机上,就可查看周边充电桩的点位分布、收费标准和空闲端口,查寻距离自己最近的点位进行充放电;
✦为鼓励新能源车主参与车网互动,国网常州供电公司推出了三种差异化模式,让不同需求都有解决之法。
03
小桌子上拍大板
上世纪80年代,常州“制造”就创造出“小桌子上唱大戏”“双手舞出八条龙”的发展奇迹。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常州人一贯的历史传承和人文底蕴。
在常州,上下同心的同频共振,政策供给的不断优化,构筑起了车网互动的良好生态。
2023年1月,常州市政府在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上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常州市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政策措施》,明确开展基于电网、储能、分布式用电等元素的新能源汽车运营云平台试验,促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双向互动,探索电动汽车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等新模式。
一份全国首部新能源产业领域地方性法规《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将编制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纳入条例,为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提供坚实保障。
一份《共建微电网示范城市合作协议》,将国网江苏电力和常州市政府联系在了一起,启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等5个方面的深度合作。
“车网互动不是简单的能源流动,而是一场重塑城市能源结构的革命。”国家吹响试点城市建设的号角,常州,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要以绿色电力驱动未来,再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