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在上海召开技术沟通会。
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在会上透露,公司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做了钠电、锂电等、半固态、固态等前瞻性的研究。对于固态电池,邵杰表示,上汽通用五菱一直在坚持做相关研究,并在广西建立了固态电池实验室,目前整体进展比较顺利,预计2027年上车。
固态电池,是上汽通用五菱第二次出牌。
第一次出牌,上汽通用五菱拿出了两代电池产品——神炼电池3.0、神炼电池4.0,以及神炼电池M。
根据官方,神炼电池M采用全球首款6C高锰电池电芯技术,可以做到能量密度>500Wh/L,低温环境下-20℃能量保持>85%;6C超充能力下,充电10分钟续航500km。
这一次出牌,上汽通用五菱直接揭露了其王牌——固态电池上车的时间节点。
众所周知,固态电池被全球公认是动力电池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与传统液态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的优势堪称“降维打击”,不仅降低了液态电解质可能发生的泄漏、腐蚀、爆炸等安全隐患,安全性大幅提升,还在能量密度和充放电速度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
在邵杰深看来,正是由于固态电池特别是全固态电池拥有诸多难以替代的优点,在目前固态电池全球竞争日益加剧的态势下,国内企业已经到了不得不加速开发的阶段,称其为“倒计时”毫不为过。
据悉,自从2020年,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发展对象”后,便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已经走上投资、合作开发固态电池的新赛道。
2021年,岚图的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就批量应用于梦想家、追光等车型;2022年,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成立了固态电池联合实验室,开发的第一代全固态电池已完成装车试验……
目前,比亚迪、长安等众多车企也纷纷公布了各自的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长安计划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比亚迪则计划于2027年启动批量示范装车,2030年实现大规模应用。
可以预见的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谁能率先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和商业化应用,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