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步伐不断加快。近日国家两部委联合发布虚拟电厂专项支持政策,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突破5000万千瓦的目标。
记者9日从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协鑫能科”)获悉,作为江苏省首批虚拟电厂注册单位,公司锚定“成为领先的虚拟电厂运营商”目标加快转型,全力打造“虚拟电厂+分布式能源+绿电交易”的智慧综合服务体系。今年一季度在江苏省最大可调负荷已突破56万千瓦,29次参与省内响应。至此,该公司已聚合覆盖包括工业、商业、储能、充换电站、能源站等在内的多种用户类型,聚合可调节资源200万千瓦。
虚拟电厂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尤其技术驱动与场景深耕是破局的关键。“虚拟电厂不是简单的资源聚合,而是通过数字技术重构能源供需关系,协鑫能科正以‘技术+数据’双轮驱动,推动这一业态从‘概念验证’迈向‘规模运营’,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市场化活力。”协鑫能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苏州湾集中供能中心项目是协鑫能科虚拟电厂在江苏需求侧管理市场中的典型案例。通过智能感知系统、动态调节算法、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三项创新实践,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推动电网移峰填谷,展现需求侧管理对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
早在3月26日,协鑫能科与蚂蚁数科联合发布行业首个EnergyTS能源电力时序大模型一体机,率先在光伏场景落地应用。该模型通过分析千万级用电数据,精准预测负荷波动,助力提升电力资源开发效率及衍生服务收益率,标志着虚拟电厂从“人工调度”向“AI决策”的关键跨越。
随着新政策的出台,虚拟电厂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业内人士分析说,新能源消纳痛点倒逼电网升级,虚拟电厂凭借“聚合资源+智能调控”能力,成为破解分布式能源规模化难题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