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江南水乡已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西北边陲却是春寒料峭犹未尽,走近新疆重能石头梅2×1000兆瓦煤电项目部建设现场只见数台塔吊、水泵等机械设备轰鸣作响,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机组安装作业,尽管平均气温仍在零度徘徊,但施工现场的热火朝天让人感受到一股“人勤春来早”的蓬勃干劲。
“项目作为“疆电入渝”工程配套项目,政治意义重大。项目530投产目标是军令状,更是荣誉战!”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罗耕能为项目上专题党课时强调。
为了创造沙戈荒条件下百万火电机组安装工期奇迹,项目部在前后台联动的组织力上争先。公司领导汪公河、陈小平多次现场调研指导、优化方案,定期组织线上协调会为点火冲管注入强心剂。公司总助、副总师童文军常驻一线“督战”,不惧风吹日晒雨淋,深入各作业面解决“疑难杂症”,与业主、总包做好沟通协调。调试所、热动、电仪工程公司组成的督导组现场蹲点,合同、物资等部门负责人多次进驻现场,多方会同开展履约协调,及时补充资源,每晚8点协调会,业主、督导组、项目领导、技术骨干、分包队伍负责人齐聚一堂,挂图作战、日事日完,逐项消缺、压茬推进。抢进度,人力是关键,25年现场进入了最后的冲刺期,必须使用“人海战术”,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然而人员组织成为“老大难”。新疆属地工人由于习俗原因在12月已经全部离场回家过节,1月年节将近仅剩的外乡工人大量返乡过年,雪上加霜的是新入场的部分南方工人因无法适应极端低温入场几天也匆忙离场,资源组织可谓一波三折。在公司支持协调下,积极协调资源,大批量替换作业人员,633名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舍小家为大家,放弃春节假期坚守施工一线。
在守牢安全底线的执行力上争先,进度快、人员多、夜班长,必然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管控难度,项目部认真贯彻中国能建安全生产“十二个到位”、从严治安“八个一律”要求,扎实推进“一提三严”“两化三特”和“5+2”职能化管理。安全教育、领导带班、隐患排查、党员身边无事故等同步推进,多措并举,蹄疾步稳推进现场进度。“现场2000多名作业人员同时作业,现场作业点多面广,随着进入调试、吹管阶段,现场安全风险急剧升高!安全是生产的底线,不管多急,不安全不施工!只有保障安全,才能保障生产!”具有三十多年丰富经验的安全部部长王小五黑着脸带领33位专兼职安全员将足迹印到全厂每一个角落,对于每个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细节一盯到位,确保现场安全生产平稳。
在担当作为的战斗力上争先,自工程进入高峰期以来,一线作业人员的伙食已改为送饭至现场解决,在施工现场上,每个人都步履匆匆,只为争分夺秒省下一点时间。新疆紫外线强烈,每个员工的面庞都比来之前黑了几个度,安全帽带遮盖处留下了一道道白痕,加之天气多变,早上还是寒风刺骨中午就是酷热难耐,感冒发烧在所难免,衣服脱了穿,穿了脱,但他们却毫不在意。电仪科长江航白天现场靠前指挥,晚上熬夜梳理工序流程,策划技术培训。热动科负责人王春伟,与工人同吃同住,电话多到随身携带充电宝。焊接负责人征德伏已经大半年没有回家探望,春节也驻守现场,孩子放暑假只匆匆飞来新疆见了一面,随即又投入现场紧张的工作中。
在文化传承的凝聚力上争先,刚进单位三个月的造价专工周哲、李顺没日没夜编制施工图预算,在对应专业的阶段性测试中取得第一名,同进场的同事问其诀窍,“学中干、干中学!眼下机组安装进入高峰期,每天只想着自己动作再快一些,技能再成熟些,不耽误大家的进度,不知不觉就会了。”项目建设锻炼了项目团队在恶劣环境下的项目管理能力,培养出一批文化趋同、德才兼备和具有家企情怀的骨干人才,技术质量部部长王潇驰、工程部部长黄兵兵、热动科主任工程师陈超这些“90”后年轻干部在磨炼中迅速成长,获评公司2024年度杰出员工。
人勤春早功不负,奋斗实干启新程。项目部始终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提效率、提能力的实际行动,积极推动“三层次”服务理念落地,省、市、区各级领导多次前来项目调研指导,充分肯定现场进度。业主也打消了对工程进度的担心与忐忑,信心十足地为项目点赞,表示:“能建铁军,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