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等开展智能微电网建设,去年以来,国网江苏电力交易中心深化运营可调负荷辅助服务市场,全年累计开市37天,累计增加新能源消纳8848万千瓦时,并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如虚拟电厂等参与电力市场,提供灵活调节能力。
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电力领域的新生力量,涵盖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新型储能、可调节负荷、虚拟电厂和智能微电网等。它们凭借灵活的调节能力和创新的运营模式,为电力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新型储能虽规模不断扩大,但盈利机制不完善,导致发展动力受限;虚拟电厂和智能微电网缺乏顶层设计,尚处于示范探索阶段;用户侧调节资源更是有待深度挖掘,在电力保供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面对这些挑战,国网江苏电力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局《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主动作为,多管齐下。在并网服务方面,国网江苏电力全力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并(联)网或平台接入服务,解决其并网难题。同时,积极探索新能源直连机制,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水平,增加企业绿电供给,不仅促进了能源的高效利用,还提升了企业绿电消费的国际认可度,为绿色发展赋能。
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运营可调负荷辅助服务市场,大力推动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实现对其可观、可测、可调、可控,不断优化完善市场注册、交易机制与计量结算,提升电力中长期交易的灵活性,有序扩大现货市场范围,完善辅助服务市场,协助新型经营主体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或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为新型经营主体营造公平竞争、高效运行的市场环境。
由此,我们要象国网江苏电力交易中心那样,不断优化完善市场注册、交易机制与计量结算,提升电力中长期交易的灵活性,有序扩大现货市场范围,完善辅助服务市场,充分发挥灵活调节能力,严格满足信息网络安全防护相关要求,从而为新型经营主体营造公平、公正、高效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