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提出建议,推进电力期货市场,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
曹仁贤指出,当前电力市场机制存在成本传导不充分、跨区交易壁垒以及绿色价值体现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新能源的市场化进程,也影响了电力市场的整体运行效率。
曹仁贤建议,应结合我国国情,加快推进电力期货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功能。他提议,在西北可再生能源富集区或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设立电力期货交易所,或在现有期货交易所中增加电力期货品种,开展试点交易,积累经验后逐步扩大交易范围。通过建立覆盖不同区域、负荷特性和交割周期的多样化期货合约,逐步扩大市场参与者范围,提升市场活跃度。
此外,曹仁贤还建议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与香港等地区金融市场合作,扩大市场规模和影响力,推动金融创新,提升市场运行效率。他提出,应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加强期货市场与现货及中长期市场的协同,研究引入期货合约分解机制,增强长周期期货合约的流动性。
针对新能源发展的特点,曹仁贤强调,电力期货市场建立后,应重点开发符合新能源发电特性的合约种类。例如,针对光伏和风电的出力特点,设计分时段(如光伏午间出力高峰时段)和分季节(如风电冬季高发期)的期货合约。对于中长期市场中已存在类似合约的区域,可开发与之相匹配的新能源期货合约。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对冲现货市场价格风险,还能为新能源产业提供远期价格预期,引导企业理性调整产能投放节奏,避免盲目投资导致的供需失衡问题,进一步赋予期货市场绿色价值。
在风险防控方面,曹仁贤建议建立健全电力期货市场的风险防控机制。电力期货市场建立后,需构建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协调机制,建立电力交易中心与期货交易所的联合监管框架,统一交割结算规则,确保市场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