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冀北,非遗是文化根脉的呼吸,传统工艺中往往藏着祖辈的执着:一炉火候、一味卤汤、一道錾痕,都是文化写给土地的故事。而今,这些故事里有了新的注脚,电网的纵横、电流的嗡鸣、电器的多元,正为非遗传承按下“快进键”。希冀公众号全新专栏——非遗探“电”局,带你探一度电如何让传统工艺跳出“博

首页 > 输配电 > 输配电 > 智能用电 > 企业 > 正文

智能电网如何让非遗长出年轻的根系

2025-02-25 17:00 来源:国网冀北电力公司 作者: 董一兵 高若禹

在冀北,非遗是文化根脉的呼吸,传统工艺中往往藏着祖辈的执着:一炉火候、一味卤汤、一道錾痕,都是文化写给土地的故事。而今,这些故事里有了新的注脚,电网的纵横、电流的嗡鸣、电器的多元,正为非遗传承按下“快进键”。

希冀公众号全新专栏——非遗探“电”局,带你探一度电如何让传统工艺跳出“博物馆橱窗”,探智能电网如何让非遗长出年轻的根系……在电力发展视角下,看见传统文化生长的另一种可能,见证“绿色希冀”为非遗产业化打开新局面。

在唐山众多关于风味的故事中,流传着熏鸡的佳话。唐山丰润的江德庆熏鸡,其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十三年,创始人赵连珠偶然结识一位江姓御厨,跟他习得皇家熏鸡秘方,为表感恩,他将熏鸡命名为“江德庆”,这个名字蕴含着“恩德永续、子孙吉庆”的美好寓意。

江德庆熏鸡打天下的本事,全藏在其祖传的制作工艺里:散养380天的柴鸡,先卤到骨酥肉烂,再柴火慢熏,配以49味草药卤汤和18道古法工序,造就了其“初尝脱骨,细嚼生津”的江湖盛誉。

▲江德庆熏鸡(朱大勇摄)

老辈人做熏鸡,讲究“火随气运”,火候稍偏或者柴烟控制不好,整锅风味便会大打折扣。即便如此,他们硬是靠手艺和经验撑了一百多年,将江德庆熏鸡做成了唐山一张风味名片。

近些年,江德庆熏鸡跟上新消费模式的步伐,开始了品牌化之路,头上多了很多“桂冠”,2020年被授予“燕赵老字号”称号,2022年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唐山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1

▲传承人赵会章介绍江德庆熏鸡(朱大勇摄)

“家人们!看这刚撕开的熏鸡还冒着热气呢!”赵会章抄起油亮亮的熏鸡,直播间顿时飘香四溢。这位掌握江德庆熏鸡祖传手艺的第五代传人,此刻正凑近环形补光灯“庖丁解鸡”:“瞧这筋肉拉扯的银丝,得真正的溜达鸡才能有这质感。”

镜头外,无烟无火的全电厨房一开灶,精准把握火候,锁住熏鸡香嫩多汁;直播器材高速运转,后台频频出单;师傅们麻溜地扯着浸满卤汁的牛皮纸,将带着余温的熏鸡装进礼盒,打包寄出。

▲工作人员正卤制熏鸡(朱大勇摄)

电气化设备颠覆了传统烹鸡的时代,让江德庆熏鸡从“柴火厨房”走进了“全电车间”。原来用柴火、液化气作为热源进行炖煮和熏制,火候不易掌握,使用电炖锅和电熏锅后可以实现定时定温,产出熏鸡的时间、火候都能极其精准,口味上做到了跟古法工艺别无二致。

2022年,赵会章在抖音建了“江德庆熏鸡直播间”,一下子打开了熏鸡的销路。从第一场直播开始,他每晚六点准时出现在直播间,将新鲜出锅的熏鸡送到网友屏幕前。一场直播下来,订单量最高时有300多单。线上线下联动,江德庆熏鸡的销量大增,今年春节期间,熏鸡累计销量30万元,创了历年新高。

▲工作人员将鸡放进熏锅(朱大勇摄)

一锅鸡有100只,煮熟需要两个半小时,然后放进熏锅里熏制30分钟,一个月的用电量5000度以上。随着熏鸡销量的增长,赵会章生产车间里的炖煮锅也从一口增加到了两口,各种温控设备、定时设备一应俱全。

然而,赵会章有了一些新的烦恼:用电设备多了,电压开始不稳了。

02

▲江德庆熏鸡线下门店(肖成摄)

就在赵会章一筹莫展之际,转机悄然出现。国网唐山市丰润区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在一次走访中,发现了江德庆熏鸡面临的用电困境:用电设备老化严重,安全隐患较多,随着用电容量增加,导致内部故障频发,急需增容。

近年来,丰润区文旅部门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谷小光棋子烧饼、广盛号蜂蜜麻糖、江德庆熏鸡等特色名吃,逐渐被人熟知。随着非遗产业的发展壮大,用电需求也越来越大,但非遗产业所在区域普遍存在用电设备老化、电压不稳等情况,生产车间一旦满负荷工作,整个区域电压偏低。

2024年,为改变这一现状,国网唐山市丰润区供电公司启动了“电亮非遗”计划,开辟业扩报装绿色通道,坚持“联合踏勘、一次办结”,结合用户生产情况和负荷特性,为用户量身定制个性化供电方案。根据生产实际,重新寻找新的电源点,敷设电缆及电表箱,指导用户对内部电路进行改造,将加工车间、销售区域、展品区域区分开来,实现用电负荷的相对平衡,有效改变了因生产规模扩大造成的电压质量问题。

▲国网唐山市丰润区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为企业检查电气设备(肖成摄)

“用电问题解决后,我们又新进了几台可以精准控温蒸煮锅,改良了工艺,去掉熏鸡的皮下油脂,既保留传统风味,又满足现代健康需求。”赵会章感慨电力对传承非遗技艺的一次又一次改变。

如今的江德庆熏鸡早已不再是街边的小作坊式生产。据统计,目前在丰润经营江德庆熏鸡的商家有两家,产值约180万,比起几年前,每年产值增长约18%。

每逢传统节日前夕,江德庆熏鸡都会迎来一波生产高峰期,国网唐山市丰润区供电公司跟踪进行服务,提前对相关企业的全电厨房、熏制车间等进行用电检查,全面排查线路、配电箱、蒸锅、熏锅等用电设施,并从专业角度进行指导,消除用电安全隐患。

▲传承人赵会章在制作熏鸡(朱大勇摄)

江德庆熏鸡的故事,是手艺人对火候的执念,也是电力对文化的托举。国网唐山市丰润供电公司将不断提升非遗产业的用电效率,推动绿色、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和文化传承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原标题:非遗探“电”局 | 百年熏鸡的气与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