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盐城供电公司通过建设新型储能电站并网工程,削峰填谷促电力电量供需平衡,目前,盐城地区8个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全部投运,总规模达151万千瓦/302万千瓦时,使220千伏和110千伏电网分别具备81万千瓦和70万千瓦的调节能力,由此形成多区域协同、多电压等级覆盖的储能调峰集群。
我们知道,储能电站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可以灵活放入发电侧、用户侧、电网侧,提高各环节的自平衡与自调节能力,减少了不必要的备用冗余,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盐城供电公司从“建平台、扩资源”两方面入手,对“盐城地区源网荷储系统调控体系”进行一系列创新改造,涉及负荷建模、负荷资源接入、负荷资源汇集至省级调控平台、新能源建模、新能源接入等功能,进一步完善源网荷储系统调控体系。他们在充分掌握电力系统实际情况、资源条件、建设能力等基础上,分解落实新型储能发展目标,统筹开展储能专项规划、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电网侧储能合理化布局、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为储能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他们将非统调电厂电量统计纳入日常监控范围,积极配合省调控中心开展源网荷储协同调控系统建设,扩展电源侧可调节资源,提升对新能源的感知能力,提高了系统功率动态平衡能力,实现了能源、资源最大化利用,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他们把智能楼宇、充电桩、新型储能等配电网中的分散发电和有源负荷,汇聚成一个虚拟的“电厂”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即可作为“正电厂”向电力系统供电,也可以作为“负电厂”消纳电力,目前已累计聚合28座分布式资源、规模达73.5万千瓦,实际可响应调节容量达14.2万千瓦。
由此,我们要象盐城供电公司那样,以政策环境为有力保障,以市场机制为根本依托,以技术革新为内生动力,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将建设储能电站作为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重要举措,加快构建多轮驱动良好局面,才能全力做好并网服务保障工作,才能科学安排错峰停电和并网计划,从而推动储能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