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已经建立,政策法规持续健全,数据质量不断提升,行业扩容有序推进,交易渐趋活跃,促进纳入行业碳减排效果显现,以全国碳市场为主体的碳定价机制基本形成。(来源:作者祝一凡、张新帅、汤斌均供职于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试点碳市场和全国碳市场中,发电行业均为首批纳

首页 > 火电 > 火电环保 > 评论 > 正文

发电企业如何优化碳交易管理 降低碳履约成本

2024-10-31 09:16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作者: 祝一凡等

近年来,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已经建立,政策法规持续健全,数据质量不断提升,行业扩容有序推进,交易渐趋活跃,促进纳入行业碳减排效果显现,以全国碳市场为主体的碳定价机制基本形成。

(来源:作者祝一凡、张新帅、汤斌 均供职于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试点碳市场和全国碳市场中,发电行业均为首批纳入碳交易与履约管理的行业,经过多年实践和经验积累,已形成一套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碳交易管理模式。随着碳排放“双控”系列政策的深入推进,发电行业面临碳配额发放持续收紧、履约压力逐渐增大的挑战。如何进一步优化碳资产管控模式、有效开展碳交易、积极完成碳履约,已经成为发电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全国碳交易市场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开市三年以来,全国碳市场在促进纳入行业碳排放强度降低、带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体现了较好成效,发展脚步正在逐渐加快,正在酝酿推出行业扩容、配额有偿分配、引入投资机构等一系列举措。基于企业参与碳市场交易工作的实践,针对目前全国碳市场运行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碳成本传导机制亟待建立

目前,发电行业碳配额基准值逐年收紧,火电企业的碳排放成本将成为发电成本的重要组成。随着碳价的不断上涨和配额有偿分配机制的逐步引入,火电企业的碳排放成本将不断升高。而且,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火电将加快向调节性电源转变,深度调峰、快速升降负荷将成为常态,这意味着火电机组在发挥保供和支撑电网调节的过程中已经为增加新能源发电量作出了贡献,但客观上会提高自身的碳排放强度。由于我国目前“电-碳市场”衔接机制还不健全,针对火电企业的碳排放成本如何向下游传导还未有合理安排,传导失效意味着资源的高效配置难以实现。从长期来看,火电企业独自承担越来越高的碳排放成本,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配额分配政策预期应进一步明确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是全国碳市场运行的根本性技术政策,会直接影响所有参与碳市场交易主体的预期。据初步测算,全国碳市场运行三年以来,配额整体处于盈余状态;今明两个年度履约后,配额整体盈余状态仍未改变。但是市场参与企业主体普遍预期配额收紧,惜售心理较重,新设结转政策会增加市场流动性,但对配额有偿分配的政策的预期也存在。因此,不会根本性改变碳市场上整体供小于需的运行情况。“理论供大于求、运行供小于求”的矛盾情况,正是由于政策预期不明确、企业同向思维所导致。因此,进一步明确政策预期,向企业传导明确的政策信号,有助于企业提前安排碳交易操作、节能减排技改、减排项目建设等经营活动,更加有助于实现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减排的整体目标。

配额价格失真情况应予以关注

目前,全国碳市场设置了多个以年度为标签的配额交易品种。以2024年8月29日挂牌交易成交结果为例,2019~2020年配额、2021年配额、2022年配额均价分别为86.70元/吨、84.94元/吨、95.47元/吨,加权平均价格为94.66元/吨,全国碳市场收盘价为89.04元/吨。按目前的交易规则,上述不同的配额品种使用用途相同,但价差最大超过10元/吨;收盘价采用三种配额算术平均,较加权平均值低了5.62元/吨。失真的挂牌交易收盘价已无法发挥价格信号指挥棒作用。市场价格失真,会增加控排企业交易决策的难度,进一步降低流动性,也可能会导致临近履约期市场价格大起大落,增大企业履约难度。因此,建议进一步研究完善全国碳市场的配额品种设计和定价机制,引导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交易动机和交易行为,防止出现操纵或扰乱市场秩序的不当交易,进而有效发挥市场价格的信号作用、保障全国碳市场健康稳定运行。

自愿减排机制与绿证机制应进行有效衔接

目前,虽然海上风电和光热项目的自愿减排方法学已正式发布,适用条件清晰、计算方法明确。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减排项目企业经常会面临开发减排量与绿证(含绿电交易)收益乃至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是否冲突的困扰。进一步明确两种机制的边界和衔接机制,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为减排企业提供更多选择。建议采用信息公开、自愿选择的方式来衔接绿证与自愿减排市场,既能够避免环境权益的重复计算,又可以为两者互相授信,提升国际认可度,增强我国绿色权益定价机制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和贸易等相关领域的话语权。

中国华能参与试点和

全国碳市场的实践和经验

近年来,作为机组数量多、分布广、排放体量大的大型中央电力企业,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无论是在试点试运行还是全国碳市场正式运行阶段,坚持以按期足额低成本完成履约作为目标,通过不断实践和修正,探索出一套既适应市场又符合自身管理特点的碳交易管理体系和运转模式。

狠抓数据质量,统筹开展碳交易工作,

碳交易管理体系初步建成

中国华能集团始终高度重视碳排放数据质量,通过完善制度、实时系统、专业支持、考核约束等一系列管理手段,全面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水平。以2023年度总碳排放量数据为例,第三方机构核查变化率仅为万分之0.9。

中国华能建立了统一测算、统一交易原则、市场化运作、统筹交易履约的高效决策和运行体系,首创集中代理交易和履约操作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初,根据报送数据测算企业碳配额盈缺情况;年中,根据核查数据再次修正配额盈缺数据;过程中适时跟踪配额分配方案制定过程,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有益碳市场公平稳定的建议。由集团公司总部统筹制定交易原则和实施方案,由二级单位和基层企业负责制定计划、筹备资金,由专业的碳资产公司提前开展碳交易工作。按统一代理交易和履约操作的原则,确保了交易计划的准确开展,也最大程度规避了操作风险,实现了全部企业准时足额完成履约任务的目标。

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圆满完成试点阶段碳交易工作

试点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后,呈现碳价波动、周期性强、实时交易等特点,发电企业必须面对碳交易决策这一新课题。中国华能率先建立碳交易统一管理体系,探索性地尝试碳交易统一决策机制,形成了标准化和流程化的工作方法,实时跟踪政策和市场动态,定期召开交易决策会议,授权内部碳资产专业公司按照交易策略随行就市灵活开展碳交易工作。自2014年以来,中国华能已顺利完成各试点碳市场的交易和履约工作,通过有利政策争取、代理交易、金融创新等手段,在高效低成本履约方面积累了相关经验。

稳扎稳打、多措并举,

高质量完成全国碳市场履约任务

全国碳市场配额价格从开市初期最低40余元/吨,最高上涨至105元/吨,呈波动性走高态势,发电企业碳履约压力不断攀升。中国华能经过对试点阶段经验的总结和完善,出台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建立了“集团总部、区域公司、基层企业”三级管理体系,统一委托碳资产公司代理交易操作和履约清缴操作,统一委托碳资产公司开发自愿减排项目和采购自愿减排量,形成了一套标准化工作流程,取得了良好成效。

中国华能已按时高效完成了2019~2022年各年度的履约清缴工作,交易量和清缴量均占全国碳市场总量的10%。通过专业支持、自愿减排量合理使用等方式,履约成本显著降低,还开展了电力行业首单碳排放权实质性质押融资业务,有效帮助火电企业盘活提升碳配额资产价值。


原标题:【管理】发电企业如何优化碳交易管理 降低碳履约成本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