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
九月的蒙古高原秋高云淡。成捆的草垛子星罗棋布散落在大草原上,这是秋末牧民们的冬储战果。同样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大唐人以勇毅与担当,推动“长期停滞状态”的胜利东二号煤矿复工复产,为能源保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蓄力耕耘。
煤炭产业扩能增效保供应
2021年,中国大唐吹响“二次创业”的奋进号角,也为煤炭产业注入了澎湃动力。近四年来,中国大唐煤炭产业在拓产能、增产量、提效益、保供应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产量由2020年的1200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2295万吨,2021年至2024年8月份,累计生产煤炭7395万吨;盈利能力由2020年的刚出“零米”,增长至2023年的34亿元,2021年至今累计完成利润超百亿元。特别是自去年复工复产以来,胜利东二矿已累计生产煤炭超1400万吨;龙王沟煤矿正向每年1500万吨的产量挺进……
今年8月7日,在锡林浩特矿业公司,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主持召开中国大唐煤炭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对集团公司煤炭产业给予高度评价:“煤炭板块贡献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产业链支撑和精神价值。”
回顾过往,中国大唐煤炭产业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艰难求生之路。在这条路上,凝聚了中国大唐党组的坚强意志与心血,也凝结了大唐煤炭职工们的万分辛劳与智慧。历经磨难洗礼,如今的中国大唐煤炭产业以胜利东二矿“重生”为新起点,已然呈现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吃定改革饭 决胜攻坚战
在中国大唐组建之初,曾创造了“大唐速度”“大唐效率”。伴随着煤电规模的快速增长,煤炭供应成为影响整个集团公司经营的关键要素。中国大唐于2007年开建胜利东二矿,2009年成立煤业公司,2011年底核准龙王沟煤矿……但由于种种原因,煤炭产业一度陷入止步不前的困局,煤炭自给率低,电力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少煤的矛盾日益突出,给中国大唐能源保供、生产经营带来极其严峻的影响。
“二次创业”以来,中国大唐新一届党组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的要求,以主动“端牢能源饭碗”的担当,以深化改革增发展动力,坚决打响煤炭扩能增效攻坚战,全面推进生产拓能、增产增收、深化改革、降本增效,彰显了中国大唐在煤炭产业上攻坚克难的坚强决心和定力。
上下同心,越是艰难越向前。邹磊董事长连续3年多次深入煤炭企业一线,下矿井、临矿坑,勘实情、破难题;张传江总经理多次主持现场会、与当地政府协调沟通;相关部门及能投公司合力攻坚,真正把煤炭扩能增效作为集团公司党组牵头部署、总体布局的要事,集团公司上下齐抓共管、共同推动的大事,在工作上形成了人心齐、泰山移的攻坚局面。
把指挥部建在听得见炮火的地方。中国大唐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调整优化能投公司管理体制机制,选优配强煤炭企业领导班子,并赋予煤炭产业更大改革自主权,先行先试,激发攻坚动力。2021年8月9日,作为中国大唐煤炭产业专业化管理公司,能投公司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将本部办公地点从北京搬迁至呼和浩特市,做深做实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员“两个合同”、攻坚任务“揭榜挂帅”等市场化机制,全面推进增产增收、降本增效,一场事关中国大唐煤炭产业荣辱的奋斗征程已然开启。
落下关键子 休克变“重生”
在通往锡林浩特矿业公司胜利东二矿的柏油大道上,巨龙般的白色输煤装置映入眼帘,在绮丽的云涛之下颇为壮观。在超大型的生产现场,400余辆工程车奔忙其中,让人对“重生”后的胜利东二矿充满期待。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仅仅在两年之前,这里满眼都是苍凉与冷寂。
胜利东二矿作为中国大唐“锡多克”一体化产业链的煤源支撑,多年来一直未能形成有效产能,各类经营问题和风险矛盾日益叠加,2019年6月被迫停产停建,2020年8月1248名干部职工分流转移,仅剩33人驻守。恰逢此时,全国煤价开始持续暴涨。中国大唐也因燃煤价高量缺,迎来史上最难的一年。
关键时刻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与魄力。“在煤炭产业走出困境的过程中,集团公司新一届党组重启胜利东二矿的决策至关重要。”曾为胜利东二矿总经理,现为能投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的李英俊说。胜利东二矿的“重生”,不仅解决了克旗煤制气公司、多伦煤化工公司部分煤源问题,使其摆脱了“缺粮断炊的风险”,还为坑口电厂锡林浩特发电公司就近提供了燃料,更为缓解吉林辽宁煤源紧张、平抑地区煤价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历史性时刻总是被铭记。说到胜利东二矿“重生”的三个历史性重大时刻,几乎锡矿公司的每名管理者都能脱口而出——2022年6月2日,邹磊董事长深入锡矿公司调研指导,为胜利东二矿复工复产定调子、明方向,开启了“锡矿重生”之路;2023年8月2日,邹磊董事长第二次亲临胜利东二矿,提出以“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推动复工复产;2024年8月7日,邹磊董事长第三次来到胜利东二矿,对锡矿公司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予高度评价,“你们是中国大唐最可爱的人”。
失而复得,让人倍感珍惜。曾留守的干部职工们说:“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从无到有、到一点点变强壮的过程。”“对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来说都是重生。”有新应聘入职的职工说:“从来没见过这种拼命往前干的劲头”。
“干起来、干上去、干成功”这一标注在三个蓝色巨型穹顶煤仓上的标语,不仅是中国大唐党组对胜利东二矿的期盼,更是他们欲将这煤炭储量为63.76亿吨的胜利东二矿,打造成“保供基石”的坚定决心与写照。据统计,自启动复工复产至今年8月初,胜利东二矿累计完成剥离量1.35亿立方米,生产原煤1155万吨,销售煤炭超1000万吨,复产一年即实现一期工程达产,恢复原设计能力,并创建矿以来历史最好水平。
矢志向一流 奋斗龙王沟
如果说胜利东二矿“重生”是“锡多克”一体化棋局整体盘活中的关键一招,那么远在其西南方700余公里外遥相呼应的龙王沟煤矿,则是中国大唐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龙王沟煤矿作为中国大唐自主开发的第一座现代化千万吨级井工煤矿,自2012年开工建设以来,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曾一度进展缓慢,直至2020年6月30日方才建成投运,成为中国大唐煤炭产业一段时期以来仅存的“火种”。
“二次创业”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作为见证者、参与者,一线职工姚博、刘献宇等对“二次创业”以来煤矿的变化深有感触。“之前,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为争取早日出煤、多供好煤,甚至在疫情期间,没有停顿一天。”2021年6月12日,邹磊董事长来到矿井调研,总结、概括、提炼了“艰苦奋斗、默默奉献、创新开发、矢志一流”的“龙王沟精神”,这是对龙王沟煤矿团队的极大肯定和鼓舞。
扩能增产激发了活力动力。龙王沟煤矿于2021年2月专门组建了产能核增专班,通过倒排工作计划,实行挂图作战,于2023年6月7日,取得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同意核增至每年1500万吨的批复。“龙王沟煤矿的发展,在客观上也坚定了胜利东二矿复工复产的信心。”能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树来分析道。
安全保障、人文关怀全面提升。谈起“二次创业”以来的变化,受访职工一一说起:配备了5G防爆手机,快速处理隐患更方便了;设置了群众安全监督员,班组“我要安全”的意识提升了;建成了全域智慧监控感知中心,形成了“全场景实时互动与智能监控”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新模式,有效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水平。“在地下几百米的工作现场,我们也能吃上热乎的饭菜、喝上热水了。”龙王沟煤矿实施班中餐集中配送制度,职工也住进了酒店式管理新公寓,室内体育场、阅览室、健身房、心灵驿站、探亲房等被很多职工津津乐道。
智能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二次创业”以来,龙王沟煤矿持续加大智慧矿山建设步伐,智慧大数据分析平台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媒体生产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了从煤矿地测到采掘、运输、洗选等全过程安全高效智能运行;调度台只需1人就可远程完成对现场300多台设备的工况监测、一键启停、停送电管理等……作为龙王沟煤矿智能化建设管理单位的“智慧联盟”,自组建以来已累计开展数智化技术攻关170多项,培养和孵化复合型骨干力量近百名。其培养的科技人才开始产生溢出效应:“智慧联盟”盟主张海君入职大唐科创公司,副盟主杨德忠竞聘到了大唐准矿公司,曾经的“武林英雄”们将在更大舞台“大展拳脚”。
同样值得庆贺的是,2024年4月9日,沉寂16年之久的孔兑沟煤矿在几番沉浮中重新“复活”,正式获得核准。至此,伴随着龙王沟煤矿“提速”、胜利东二矿“重生”、孔兑沟煤矿“复活”,年产5500万吨煤炭产能的盘子得以稳固,极大提高了中国大唐煤炭自给率和能源保供能力。
能投公司在2023年入选国资委“双百企业”,且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标杆”。面对成绩和荣誉,能投人思考得更多的是当下及未来:坚定战略定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煤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把握发展大势,加强前瞻判断,借鉴他山之石,深耕煤炭领域,全力打造以安全为前提,以绿色为底色,以智能为支撑,以高效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矿山,坚定不移建成一个、成功一个、先进一个。
以产能提升至7000万吨为目标,在蒙西、蒙中、蒙东、陕北等富煤地区,中国大唐正在筹划更长远的未来。围绕孔兑沟煤矿与托克托电厂配套建设新能源基地;围绕胜利东二矿、锡林浩特电厂、多伦煤制烯烃、克旗煤制天然气,并结合配套的绿电制绿氢等,形成另一个大型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转型升级示范区;推动谢尔塔拉煤矿重启,努力将其打造为新时代东北振兴的煤炭保供应基地;西王寨一体化项目将在投产后形成煤炭-火电-新能源-储能大型综合能源基地,不断塑造更加坚强的煤炭保供产业链支撑体系,努力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这是中国大唐对煤炭产业的长远谋划,更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忠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