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人”处驭风、于海深处捕风……近日,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等一批国内能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业进步,将风车“种”进深山、荒野、大海,深耕清洁能源“创新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包括风电在内,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实现新突破。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6.53亿千瓦,同比增长25%,约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53.8%,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更是首超煤电。
向“新”逐“绿”的实践不止于此。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势头不减,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节能服务业经营活跃度和投资水平双提升……得益于一系列强化绿色技术创新、积极壮大和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的政策落地,我国绿色产业取得蓬勃发展,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显著提升。此外,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也正成为人们的广泛追求,一些绿色工厂、近零碳园区开始发挥示范效应,各类平台、公益机构等创新性提供更多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绿色低碳已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新经济增长点。
以绿色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近年来,我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要清醒看到,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含绿量”距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仍有差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部署。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意见,从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各地区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把贯彻落实的思路举措谋深谋实,着眼于大力培育发展绿色生产力,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重点环节上下更大功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低碳转型。当前,随着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各类先进生产要素不断向绿色低碳等领域集聚,颠覆性、变革性技术业态不断涌现,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正迎来绿色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