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金沙江上游拉哇滩到叶巴滩段,峡谷蜿蜒,水流陡增,修建中的多梯级水电站温柔“驯服”了奔涌而来的激流江水,为金上“绿电”东飞筑巢。降曲河畔,600多位建设者在各个施工区域忙碌作业。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有效施工,位于四川省白玉县帮果村的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端侧帮果换流

首页 > 输配电 > 输变电工程 > 项目 > 正文

金上“绿电”向东飞 国网特高压公司帮果±800千伏换流站建设有条不紊

2024-06-18 08:13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刘环 马勇

初夏,金沙江上游拉哇滩到叶巴滩段,峡谷蜿蜒,水流陡增,修建中的多梯级水电站温柔“驯服”了奔涌而来的激流江水,为金上“绿电”东飞筑巢。

降曲河畔,600多位建设者在各个施工区域忙碌作业。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有效施工,位于四川省白玉县帮果村的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端侧帮果换流站主体工程“肌体”不断被丰润填充,相关主要建筑物拔地而起,电气构架设备挺立高耸。

截至6月15日,该站双极高端防火墙、主控楼结构封顶,GIS室围护结构、交流滤波器场和直流场设备有序安装,施工节点满足工程建设整体需要。“目前现场处于土建高峰期,主要施工面集中工程站前区和换流区等区域。参建者抓住有利天气作业,积极为后阶段电气主要设备集中安装创造条件。”现场,国网特高压公司帮果±800千伏换流站业主项目经理孙中明一边对施工作业人员强调细节,一边说,“工程作为第一个进入川藏高原腹地的特高压直流工程,首次面临地域‘无人区’、技术‘无人区’和施工‘无人区’的三重挑战。

降曲河畔 工地建设势头火热

降曲河畔,国道225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装满土石方的黑色编织袋逐层压实,垒出了高达近20米的坚实边坡,清晰标出了工程的建设边界。不断延伸合围的作业围墙内,是参建者一双双忙碌劳动的手,让建设工地始终处于火热朝天的氛围中。

6月11日午后,该站直流场区域,电气安装作业人员刘朝中脸颊上不断滚下汗珠,他正和工友进行避雷塔线的压接。地面上,整齐摆放着几根银色的避雷塔线。它们经过压接机的受力紧固后,稳稳链接在一起。旁边,高达数十米的避雷线塔稳稳立于地面,等待这些塔线升置空中后,为整个换流站密织好防雷“安全网”。

沿着站内道路行走,处处活跃着施工人员的身影,喧闹着机械设备作业的声波。施工人员汪文喜和班组成员进行直流场极线基础的支模施工。钢筋在他们的手里,变成了一个个工艺品,匠心之作立于地面。阳光下,数百名忙碌的参建者挥汗如雨,加速了各主要建筑物的“生长”、电气设备的节节“拔高”。

国网特高压公司建管团队通过统筹工序作业衔接时间、精准安排建设资源和压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每一个施工工序都高效完成,形成工程建设的最大合力。一个个参建者用心在岗位上作业,用力雕刻描绘各个施工细节,在工程建设的点、线、面填充中,不断将个人施工力量的涓涓细流汇入建设洪流,助推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

弹跳摸高 3个“无人区”勇力探索

夏日的金沙江峡谷,座座群峰倒影掩映在江面上。

空中鸟瞰帮果换流站,巧妙展现出一把特高压“金钥匙”式样的占地布局。较以往传统特高压换流站工程,不规则的建设占地结构,实则蕴含了更多工程施工难度和建设作业挑战。

据了解,帮果换流站是国内首个采用异型不规则设计的特高压工程,世界海拔最高的在建±800千伏换流站。站址位于白玉县降曲河畔,可有效使用场地面积受限,设计优化后采用了高差14米的台阶式工程布置方式,较平坡式减少了18.3%土方量。为应对站址泥石流风险,建设了库容3万立方米的拦沙坝以及横穿工程场区的370米长排洪沟。

行走在该站各个施工区域,设计创新、施工创新、管理创新……不断赋予施工作业内容新标准。在该站GIS室,施工人员正在做屋面防水作业,为7月将开始的电气设备安装做交安准备。屋顶上,一排排电气进线构架整齐排列,工程也成为将构架置于GIS屋顶设计的首例特高压换流站。500千伏滤波器配电装置首次采用GIS形式,与其同层交错布置,大量节省占地。工程首次采用GIS快速断路器,可将传统断路器全开断时间由50毫秒降至25毫秒内,有效保障工程后期运行安全。

帮果换流站特殊的高原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对施工作业难度和电气设备外绝缘、空气间隙提出了新要求,特高压工程建设首次面临地域“无人区”、技术“无人区”和施工“无人区”的三重挑战。国网特高压公司建管团队创新探索施工方式,遴选建设最优化路径方案,寻求建设效益的最大值。

“作为川藏腹地首个特高压工程,帮果换流站面临3个‘无人区’的建设挑战,唯有用创新撬动和寻找施工难题解决之策,专业专注提升管理能力,也才能在特高压‘无人区’建设新赛道中持续领跑。”国网特高压公司帮果±800千伏换流站业主项目副经理侯镭对参建工程体会格外深刻。

穿行大山 “追光者”跋涉不停歇

沿着盘旋的山路,不知拐过多少个弯,才来到帮果换流站建设现场。施工现场一幅工程站址对比图令人印象深刻。施工前,高山下的斜坡河滩地逼仄而狭小,山水将贫瘠的土地冲出道道沟壑,勾勒出工程建设的异常艰辛。现在,经巨大体量挖填施工后整理出的平地上,主要施工区域耸立起一座座“城池”,庞大的主要建筑物错落有致,陆续安装的电气设备点缀了现场过往的单一颜色。站在河畔最高处望出去,远方碧空如洗,大山上的电网铁塔正在缓缓走近,银线很快将链接起金上“绿电”东飞的道路。

工程建设的大路上,一批批“追光者”跋涉不停歇,正奋力为工程建设目标冲刺。国网特高压公司帮果±800千伏换流站业主项目副经理羊勇,从工程前期策划就开始参与,场平施工、土建作业、建设协调、物资保障……一路走来,看着工程的点滴变化,每天内心充盈着工程建设成果的喜悦。

“建设虽险,却幸福无限。工程建成投运的送电合闸、金上‘绿电’东飞的时刻,它浓缩着特高压电网建设者敢于攻坚的幸福意象,吸引着大家挑战新的建设难度。”羊勇说,现场每一个参建者,都是一位位普普通通的“追光者”,都在克服高原意想不到的施工困难,加紧推进工程建设项目。

据了解,工程整体2025年6月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向华中输送电量近400亿千瓦时,相当于湖北省全年用电量的六分之一,每年可替代燃煤超过17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400万吨,大幅提高华中地区绿电比例,具有重大示范作用。


原标题:金上“绿电”向东飞 国网特高压公司帮果±800千伏换流站建设有条不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