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域,一座座大型风力发电机矗立戈壁荒滩,源源不断输送着清洁能源;绿动四方,排排成片的光伏板点缀在沙漠绿洲,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新疆绿色发展的号角清晰响亮、探索前行的战鼓激越高昂、奋勇争先的足音坚定铿锵……新疆是国家重要的能源

首页 > 输配电 > 电网建设 > 评论 > 正文

建强电网 “碳”寻绿色发展转型之路

2024-06-14 08: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周广科

风起西域,一座座大型风力发电机矗立戈壁荒滩,源源不断输送着清洁能源;绿动四方,排排成片的光伏板点缀在沙漠绿洲,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新疆绿色发展的号角清晰响亮、探索前行的战鼓激越高昂、奋勇争先的足音坚定铿锵……

新疆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畅通经济大循环、探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兜底保障作用。国网新疆电力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从建强电网入手,“碳”寻绿色发展转型之路,为新疆建设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贡献力量。

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 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可靠

6月6日,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750千伏木垒南输变电工程现场,工程车辆轰鸣声不断,工人忙碌作业,配套电源项目的基础工程正在有序进行中。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及建设清单。新疆制定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基地实施方案,计划开发5000兆瓦新能源项目,全部依托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外送直供中东部地区负荷中心进行消纳。

电网是各类能源转换利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也为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开发、高比例并网、远距离输送提供了强力支撑。10年来,国网新疆电力持续加强电网基础建设,一批重大项目的竣工投产,疆内网架结构进一步优化,电网资源配置能力持续提升。

2014年1月,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运,新疆的电能跨越两千多公里点亮中原大地,真正实现“能源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目标,新疆电网同时进入特高压、远距离、大容量的外送时代。

2016年11月,被称为“电力天路”的伊犁—库车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750千伏主网架基本建成。至2019年6月,建成了“四环网、两延伸”750千伏骨干网架。

2019年9月,世界上最高电压等级、最远输电距离、最大输电容量的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成为新疆电网的靓丽名片。

2020年10月14日,阿勒泰—准北75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投运,750千伏主网架覆盖所有地州,新疆建成全国最大750千伏省级电网。

2023年8月8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这是我国首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工程之一。

能源电力的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目前,新疆电网已形成“内供四环网、外送四通道”的主网架格局。

多年来,国网新疆电力坚持上下“一盘棋”思想,立足能源资源优势,统筹疆内疆外两个市场,通过加大疆电送出交易组织力度,在保障疆内电量平衡的同时,尽最大能力调动全疆电力供应资源,提升疆电外送能力,持续发挥疆电支援全国电力供应保障的积极作用。

据统计,疆电外送电量由2010年的3亿千瓦时扩大至2023年的1262亿千瓦时,外送省份从最初的7个省区市扩展到20个省区市,真正实现了“能源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目标,不断提升我国能源电力自主保障能力。

锚定绿色低碳转型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5月31日,新疆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阜康抽水蓄能电站3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进一步增强了电网调节能力,为保障西北电网、新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针对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电力系统呈现的“双高”“双峰”特征,国网新疆电力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研究论证,充分发挥其在电力系统中的“稳定器”“调节器”作用,进一步提升系统调节能力,有力促进新能源消纳。

新疆能源电力发展具备能源转型的“天时”、场景齐全的“地利”、政企协同的“人和”。新疆已建成哈密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及准东、达坂城、百里风区等10余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集聚区,加快建设准东、哈密北、南疆环塔、若羌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为更好促进新能源发展,国网新疆电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发展,坚持以区域新增负荷为支撑,以就地消纳为重点,以外送为补充,主动向电源和负荷两端延伸,依托区域电网接入条件,为“沙戈荒”基地并网、送出和消纳提供有力保障,助力有效释放能源资源潜力,推动风光水储协同发展,构建新能源与关联产业协同共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10年来,新疆全面推进能源供给革命,实现绿色电力发得出、供得上,基本形成多轮驱动的能源电力生产体系,新能源发电持续快速增长并保持较高利用水平。“十四五”以来,新疆批复新能源装机达1.8亿千瓦,预计到2024年6月底前新疆电网新能源装机将首次超过火电装机,成为网内第一大电源。

立足新疆区情企情,在发挥资源优势和电力资源优势方面,积极推动硅基产业扩能提质,打造产业链条完整、产业规模较大、协同配套齐全的世界级硅基产业集群,持续向硅基材料产业下游延伸。

在新疆准东、哈密、吐鲁番等地,各类企业在充足电能和完善的电网的支撑下,通过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速布局并形成了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为服务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满足美好生活用能 持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空气温度、湿度通过传感系统自动上传到手机,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农田情况,一键浇水,一键施肥……一幅现代智慧农业图景映入眼帘。

城乡对等发展要求加强各级电网建设,特别是构建农村现代化能源体系,国网新疆电力加快建设能源惠民利民工程,在塔城地区额敏县建立农业智慧用能场景,实现智能化的机井群控和农灌用水用电;在巴州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下和什力克村建成了新疆首个智慧台区……

在智慧配网的助力下,国网新疆电力全口径供电可靠率达到99.8612%,供电可靠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人民群众电力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用“好电”,也要“用好”电,把“电让生活更美好”从口号不断变成现实。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近年来,国网新疆电力加快推进“三区两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2019年12月25日,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270项电网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比计划提前半年,惠及农村居民264万户891万人。

为了满足农牧民的用电需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国网新疆电力启动了光伏行政村通大电网建设工程。投资6.3亿元的专项资金,解决偏远山区光伏行政村的用电问题。

在帕米尔高原皮勒村电网建设户均投资达到55.1万元。2023年12月26日,实现了皮勒村的通电,51户农牧民享受到了稳定、持久的电力。

10年来,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国网新疆电力坚持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持续提升电力服务质效,充分发挥电网基础性、先导性、投资拉动作用,全力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实施。

国网新疆电力深入践行“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的理念,推进电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构建中小微企业快速接电服务模式。同时,聚焦新疆工业、交通、建筑、农业等领域,持续推广高效节能、灵活互动的电能替代新技术,助力相关用户节能降耗、绿色生产。

为保障民生用电和服务美丽新疆建设,国网新疆电力积极推广电能替代,加快形成清洁主导、电为中心的能源供给和消费体系,能源供给侧实现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能源消费侧实现高效化、减量化、电气化,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动力支撑。


原标题:建强电网 “碳”寻绿色发展转型之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