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国网新源福建厦门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启动验收委员会认定,该电站4号机组于5月30日完成15天试运行、正式投运,厦门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厦门电站安装4台35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4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18.67亿千瓦时。作为福建省内目前单机容量

首页 > 输配电 > 输变电工程 > 项目 > 正文

福建单机容量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全面投运

2024-06-06 17:16 来源:电网头条 

6月6日,国网新源福建厦门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启动验收委员会认定,该电站4号机组于5月30日完成15天试运行、正式投运,厦门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

厦门电站安装4台35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4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18.67亿千瓦时。作为福建省内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厦门电站全面投运将对保障福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从2016年动工建设到全面投运,这个福建省重点建设的“蓄电池”发挥了怎样的“黄金效益”?

“绿色充电宝”随调随启

抽水蓄能电站就像一块“绿色充电宝”,新能源出力大或用电低谷时充电,反之放电。

近年来,福建水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跃升式发展,截至2023年年底,福建省发电装机容量突破8000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为63%,抽水蓄能已成为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和基础配置。

启动快、调节灵活的抽水蓄能电站能及时响应电网的应急需求,是电网的“调节器”和“平衡器”。为了使大规模清洁能源更好地接入电网,刚刚全面投运的厦门电站还将发挥“稳压器”作用。

“‘一发一抽’‘两抽一发’,根据福建电网负荷调节需求,电站每天运行情况都在变化。” 国网新源福建厦门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运行部主任付东成说,“厦门电站是目前省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运后将承担更多的电网平衡和新能源消纳任务,也让福建电网调控方式更加灵活。”

厦门电站1号、2号、3号机组分别于2023年10月4日、2024年1月4日和3月30日投运,为保障电网稳定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五一”假期,福建用电负荷变化与平时有所差异,电网对抽水蓄能机组的需求更加迫切,计划外的机组启停也更加频繁。保障机组随调随启,维护好电网频率和电压稳定,成了保障节假日电力供应的一项重要任务。

5月1~4日,厦门电站1号、2号、3号机组累计发电14次,发电941.031万千瓦时;累计抽水17次,消纳新能源电量1384.398万千瓦时,有效缓解了福建电网的调峰压力,提高了新能源电量消纳水平。

本次投运的4号机组将为厦门电站这一“稳压器”再添助力,进一步有效增加电网节点电压的灵活调控能力,更好地应对风险。面对高温、暴雨、台风等挑战,厦门电站团队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机组一次安装完成、一次启动成功、一次调试成功、一次通过15天试运行,各项关键性能指标优良。“机组调试不是简单地‘搭积木’,更像是支撑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基座’,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到严丝合缝。”国网新源福建厦门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喜军说道。

“中国芯”消除“卡脖子”风险

抽水蓄能机组涉及零部件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精密程度高,电站高效的管理智能化水平对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厦门电站中控室内大屏幕上呈现着设备监控图,线条的转向、颜色的变换、数字的闪烁……每一处电子信号的更迭,都标示着机组的运行轨迹。计算机监控系统作为抽水蓄能电站的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着整个电站机组的启停、工况转化,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自动停机和报警。“厦门电站监控系统采用的‘中国芯’,约指甲盖表面大小,却可为电站安全提供关键支撑。”国网新源福建厦门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设备部副主任林观辉说道。

国产芯片数据处理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能更好地发挥数据安全基础保障作用。经过与多方专家的反复论证和参建各方的多次沟通协调,2023年10月,厦门电站监控系统PLC(可编辑逻辑控制器)首次采用全国产芯片,实现了二次设备共269个电子元器件全国产化,消除了应用进口芯片的“卡脖子”风险,提升自主可控水平,保障抽水蓄能电站信息安全。

延伸阅读

电站建起来了

游客纷至 乡村焕新

抽水蓄能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具有带动力强、中长期经济效益显著等优势,在稳投资、保就业、惠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往厦门电站上水库的途中,相思树郁郁葱葱,一条长15.6千米的进场公路和上、下水库连接公路串起绿荫一片。厦门电站上水库所在的云顶山“三界碑”地标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国网新源福建厦门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

近年来,厦门电站配合地方政府规划全域旅游,修建进场公路和上下库连接公路,方便工程区域周边8个村庄百姓出行。工程设计与景观设计有机融合,沿上、下水库公路建造路边景观,这些都带动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经济发展。

“蓄能发电建汪前,村容面貌大改变……”汀溪镇汪前村村规民约这样写道。今年34岁的村民叶小燕过去在外区上班,2020年电站建设期间成功应聘了保洁主管。“上下班仅20分钟,生活更安稳了,日子越过越好。”叶小燕笑容满面。“电站建成后,交通更方便了,游客也变多了。穿过同安区就是大峡谷,我们这里客流量不少。”村民陈安民感慨道,乡村旅游火了,村民口袋富了,一些年轻人返乡就业,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