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体系助推中国核电高质量发展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电),作为国有控股负责核电项目运营的上市公司,肩负着履行“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评论 > 正文

中国核电:以高质量党建体系 助推中国核电高质量发展

2024-05-29 13:52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 卢铁忠

以高质量党建体系 助推中国核电高质量发展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卢铁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电),作为国有控股负责核电项目运营的上市公司,肩负着履行“构建清洁低碳能源生产新体系”重要使命,应积极推进世界一流清洁能源公司建设。2020年以来,中国核电积极探索创新实践路径,借鉴核电企业先进管理经验,构建了具有中国核电特色的高质量党建体系,通过“党建强”带动“发展强”,推动中国核电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保障了中国核电的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成功跻身世界第一方阵,推动中国核电成为与中国高铁齐名的“国家名片”。

中国核电高质量党建体系的主要特征

自2020年以来,结合具体实际,中国核电积极探索实践,构建了“以实现国有企业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为目标、以实现协同价值为发展方向”的高质量党建体系,为中国核电提升党建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质量党建体系实现了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的有机统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强体系、重质量、促融合、树品牌、聚人心、创价值”的大党建工作思路,着力提高党建工作价值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确保企业实现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有机统一,以高质量党建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党建体系设置静态与动态两套动能机制。静态机制是指围绕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所制定的一套制度、大纲、程序,明确各层级主体具体发挥作用。动态机制是充分借鉴核电先进管理经验,创新打造党建工作中的党建考核、党建同行评估、党建经验反馈、党建信息化等管理工具而形成的一系列机制,确保各责任主体各司其职、协同统一地发挥作用。

高质量党建体系提出了“四种协同价值”。先进管理经验运用在高质量党建体系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四种协同价值”。一是以内外协同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党建联建。强化党建引领,打破重大工程各参建方合作藩篱,有效推动工程项目高质量按期建设、投产。二是以产业链协同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实现党建促专项。构建跨产业链、跨所有制、跨单位的“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党建联建工作体系。三是以基层基础协同开展“党建优秀、管理一流”主题活动,发挥先锋作用。各级党组织围绕管理提升、安全生产等重要方面,开展“党建+”活动,激发基层党建创新活力。四是以思想协同建立共同价值理念,实现党建促改革。在中国核电全面推进集约化改革进程中,中国核电党委提出树牢“我是中核人,我是中国核电人”的职业身份认同,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顺利推动集约化改革进程。

基于先进核电管理经验构建高质量党建体系

近年来,中国核电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保障基层党建标准化运转的党建经验反馈体系,以评估为方法不断对标优秀的党建同行评估体系,提升党建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的党建信息化体系,提升基层党支部标准化水平的党建工作标准化操作票。

基于核安全经验反馈管理经验,建立党建经验反馈体系。中国核电借鉴核电厂核安全经验反馈管理经验,由福清核电牵头按照“建机制、搭平台、设载体”的工作思路,开展党建经验反馈体系建设。党建经验反馈秉持“坚持全员参与、坚持主动开放、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闭环管理”的四个坚持工作原则、“确保全范围参与、确保全流程管控、确保全方位提升”三个确保工作方向,涵盖基础党务、组织生活、支部建设、意识形态等领域工作,累计发布《党建经验反馈专报》35期,并形成汇编成果2本,实现“经验反馈及时纠偏、缺陷问题及时预防、良好实践及时分享、经验亮点及时总结”四个及时工作目的,有效提升中国核电党建工作质量和质效。

基于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同行评估经验,建立党建同行评估体系。中国核电党委积极借鉴核电管理的先进成果——WANO同行评估,在每年落实党建责任制考核的基础上,围绕党委落实决策部署、党建基础工作、党建引领作用发挥等维度,由三门核电站牵头探索建立了包含8个领域、33个评估要点、98条评估标准的党建同行评估体系,针对每一条评估要点明确了合格、优秀的评估标准,提高了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企业对标一流党建标准,自觉比学赶超固强补弱,推动企业党建高质量发展。“党建同行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方法”被纳入国资委党建“十四五”规划,并入选全国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基于核电数智化经验,建立党建信息化体系。中国核电党委积极借鉴核电信息化、智能化成果经验,建立党建信息化体系。由秦山核电牵头开发“中核e支部”智慧党建信息化平台,采用工作任务化、任务议题化、议题模板化、模板议程化、议程矢量化、管控自动化的全新“六化”设计,实现90%以上党建工作线上处理,创新学习、教育及党建工作方式,在中核集团首家全面上线推广使用。

基于核电厂运行维修工作操作票,建立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操作票。中国核电借鉴核电厂运行维修操作票良好实践,聚焦基层党支部执行较多的日常主要工作,如“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党员等,列出工作操作步骤和关注点,由三门核电牵头编制发布了《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操作票手册》,汇编了对应的工作要求、工作程序和文本参考模板,为基层党务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了操作遵循,有效提升了基层党支部标准化水平。

高质量党建体系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实践

以内外协同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党建联建机制。核电工程参建单位众多,统筹协调难度大,作为中核集团的核电项目业主公司,在核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来自进度、投资、安全、质量等方面的巨大压力。中国核电探索建立了“围绕工程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工程”的党建联建机制,以“华龙一号”、四代核电为代表的一批核电项目业主公司,联合项目各参建、参研单位及政府监管机构,以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为目标构建党建联建体系,将各相关党支部统一编排管理,形成合力,推动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工作实现了深度融合,为工程建设按计划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障。

一是上下齐抓共建,打破合作壁垒。四代核电、“华龙一号”、徐大堡核电等工程建设期间,将党建联建与工程建设体系深度融合,将党建联建日常运作机制嵌入项目协调机制中,联委会及其办公室会议、工程决策会议、纪检联合监督会议从不同角度对重要决策部署跟踪督办问效,真正做到党建、行政、监督“三位一体”。党建联建聚焦工程安全质量、关键路径推进、项目团队建设、工程品牌建设,形成大事共议、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的内外协同局面,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创造了有利外部环境。

二是推进“委员进支部”“党员进班组”。委员会将“委员进支部”和“党员进班组”两项活动机制化。每名委员跨单位与现场基层党支部一对一联系,通过参加组织生活、开展慰问联系等形式面对面解决突出问题,使党建联建工作落实在基层、作用于基层。将一线党员与全部班组逐一结对,每月同吃同工作半天,共同开展QC(质量控制)成果创建、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在四代核电试点建立星级班组评价体系,提高帮扶针对性。两项活动相辅相成,“一竿子插到底”,使困扰基层党建工作的“上热、中温、下冷”、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等难题迎刃而解。

三是优化执行机制,加快工程建设。委员会结合现场实际工作,围绕重点难点问题,成立多单位共事的专项推进组。委员带头协调解决工程建设难题,各党组织成立多个党员“岗区队”,有力保障建设目标顺利完成。建立党员评价“红绿灯”机制。每周从安全、质量两个维度对所属班组进行一次评价;每月从“解决班组实际问题”“促进班组建设”等方面对党员进行评价。对月度、季度、年度“优秀党员”进行表彰,表彰结果同各单位荣誉体系、员工职业发展相结合,极大提升了现场施工人员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四是弘扬“四下基层”,统领项目全线。四代核电建设者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依托党建联建平台,树牢“一体化”管理理念,立足自身实际,形成了思想动员、工程设计、设备研发制造、建安施工、调试运行、服务职工群众等方面具体实践内容的重大工程“一体六面”特色“一线工作法”,涌现出领导班子24小时带班值班、首接负责制、设计问题“双95%”解决机制、采购“穿透式”管理等一系列先进管理创新成果,推动解决了一系列工程建设难题。

以产业链协同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党建促高温气冷堆核电专项机制。面对高温气冷堆错综复杂的创新与产业链条关系,通过连续多年持续开展“党建促专项”,走出了一条新型举国体制下党建引领促进重大科技创新的成功之路。

一是推动产学研校企合作走深走实。搭建“党建促专项”平台,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让产业链各方深刻认识到高温气冷堆作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标志性工程的重大政治意义,以科技创新的“需求侧”为出发点,盯难题、搭体系、建机制、赋灵魂、出成果,推动中核集团与清华大学连续3年聚焦不同主题,开展“党建促专项”专题活动,发挥党建引领凝心聚力的优势,巩固校企合作关系,注重成果经验总结,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二是促进高温气冷堆全产业链合力攻坚。推动产业链各方开展“六联合”行动,即联合学习研讨、联合谋划发展、联合任务攻关、联合党建活动、联合主题宣传、联合理论研究,形成了“党组织引领带动、多单位齐头并进、重点难点集中攻关”的工作机制,将各单位党委的政治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激发了出来。先后整合推动了设计研发、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和产业配套上下游几百家单位,关键核心技术全部攻克,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3.4%。

以基层基础协同开展“党建优秀、管理一流”主题活动。瞄准管理提升、安全生产等重要方面,引入核电先进管理经验,在各级党组织中开展“党建+”活动,激发基层党建创新活力,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双向融合”。

一是党建促项目,聚焦主责主业争创一流。组织一线相关党支部开展“减非停”专题组织生活会,结合内外安全事故及非停事件的经验反馈,结合自身剖析思想,查找问题,形成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改进。4年共开展600余次专题组织生活会,梳理3000余条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为安全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23年,中国核电18台在运机组WANO综合指数达到满分。

二是创新强党建,培树基层党建创新体系。连续多年开展组织安全专题组织生活会、减库存联学联做等8项与业务领域深度融合的“党建+”创建活动,将党建工作有机融入中心工作。大力鼓励各级基层党组织根据自身业务工作特点探索新形势下党建融入中心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搭建起发掘、培育、推广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基础协同价值。

以思想协同建立党建促改革机制。在深入推进集约化改革进程中,中国核电党委提出了树牢“我是中核人,我是中国核电人”职业身份认同,有效统一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思想,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集约化改革新标杆。

一是树牢“我是中核人,我是中国核电人”的职业身份认同。根据中国核电集约化改革目标,成立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专业化共享中心,以实现人、财、物调配机制的优化和协同,提升中国核电运营效率。增强中国核电人一体化身份认同和集约化改革发展的思想基础,大力营造本部与各成员单位间、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同文化氛围。2023年8月,中国核电克服多重困难成功设立中核运维技术有限公司,实现板块内共性业务、职能集中统一配置,向着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目标奋力前行。

二是升级党建宣传文化一体化体系,增强文化认同。中国核电党委坚持守正创新、奋发进取,坚持笔尖向下、镜头向下,升级打造“有思想、有灵魂、有温度、有力度、有人才”的宣传文化一体化工作体系。擦亮中国核电文化品牌,连续12年开展“魅力之光”全国性核科普活动,累计参赛人数已超过500万;连续3年开展“核谐之美”生物多样性艺术作品大赛;打造以核电站周边生物为原型的“双C萌宠团”IP及文创产品,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全面立体树立“可靠、可亲、低碳、赋能”的中国核电品牌形象,持续擦亮“国家名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