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三地,跨越近5000公里。近日,一场中国核工业的追寻之旅展开。
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明年1月15日是核工业创建70周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工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地传播宣传核工业、核科学,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今年1月15日,中核集团启动了“大国底气从核来·重走核工业路”媒体行活动,同时发布了活动的四条路线,邀请社会各界一起重走核工业路。
第一条路线以从“一堆一器”到“核能‘三步走’”为主题——从“核工业的摇篮”原子能院出发,到“双龙齐飞、三堆共建”的海南核电,再到承载着人类终极能源梦想的西物院,媒体记者们用一周的时间“光速”穿越核工业近70年,感受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到强的发展历程。
核工业从这里出发
3月的北京,乍暖还寒。
一辆大巴车载着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30多家媒体记者、跨界大V驶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大国底气从核来·重走核工业路”媒体行活动第一条线路从这里出发。
“先有原子能院,后有核工业。”创建于1950年的原子能院是我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也是我国基础性、前瞻性、先导性、工程性核科研综合基地,被誉为我国核工业的“摇篮”。
历史和现在在此交汇。走进原子能院,仍然可以看到这里依然保留着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厂房、生活区和专家楼。工作区中有一幢古朴的红色建筑,被称为反应堆大楼;大楼东侧,有一块巨大的磁铁,这就是我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的核心主磁铁。反应堆和加速器是开展原子能科学研究的基础核设施。1955年初,我国决定从苏联引进一座7000千瓦的重水型实验性反应堆和一台直径1.2米的回旋加速器。
“一堆一器”为我国的“两弹一艇”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引爆原子弹最重要的“引信”——点火中子源在这里研制;原子弹核心部件“铀球”的原料在这里完成技术研发和生产。它们还为氢弹理论探索、中子测量、核反应数据测量、核潜艇动力堆设计及验证等多项科研任务提供了试验条件和保障。随着一项项技术难关被攻克,中国正逐渐掌握打开原子能大门的钥匙。
如今,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已经停闭,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已经退役。原子能院已从“一堆一器”走向“多堆多器”,成为国内加速器与反应堆类型最多的综合性研发基地。我国核工业的发展,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
1983年,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的核能发展总战略提出,这一战略的核心目标是解决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和核燃料长期安全有效供应的问题。在这个战略框架下,中国核能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当前,热堆在核能发电中的占比达到90%以上,近期内仍将是我国核电发展的主力堆型,将在支撑我国“双碳”目标实现、优化能源电力结构、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快堆技术通过分阶段推进,掌握了原理性技术、建成了试验装置、培养了技术人才、拓展了研究平台,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我国自参加ITER计划以来,相关科研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核聚变技术已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到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了以中国环流三号为代表的聚变装置。
在“看见·新时代核工业”媒体沙龙上,原子能院院长杨红义与媒体记者们分享他的观点:面向“双碳”目标,面向裂变能长期可持续发展未来,需要解决热堆与快堆协同发展、接续发展问题,积极推动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快堆发展的走实。
“通过建立一体化快堆闭式循环系统,可以实现铀资源循环利用,理论上可使我国铀资源可利用率提高60倍,资源可利用时间从百年尺度提升到千年尺度,是支撑我国核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及环境友好发展的必由之路。”原子能院副总工程师、核工程设计研究所所长、一体化快堆项目总设计师周培德说。
中核集团高度重视一体化快堆研发工作,目前已开展大量研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我国能源安全发展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积极发挥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坚作用。
“双龙”在这里腾飞
3月的海南,椰风海韵,碧波银滩。
从海口美兰机场到位于昌江的海南核电基地,将近3个小时的车程之后,在蓝天碧海旁,记者们看到了“双龙齐飞,三堆共建”的震撼景象——“华龙一号”海南核电3、4号机组正在建设当中,与之同期建设的还有被誉为“核能充电宝”的我国另一自主创新重大成果“玲龙一号”。
海南省是国内核电发电量占比最高的省份。作为我国最南端的核电,海南核电一期工程每年为海南省提供90-100亿度电的清洁能源保障,约占海南全省用电总量的三分之一。二期工程采用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三代压水堆核电“华龙一号”技术,已于2021年3月31日正式开工建设。此外,被称为“核能充电宝”的全球首个陆上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大国实力,由此彰显!
作为海南省头号能源企业,海南核电已经形成“双龙齐飞”的格局,同时拥有二代改进型、三代、示范小堆多种堆型机组,对提升海南能源电力保障供应、带动全产业链创新升级、助力海南高质量完成“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海南核电已累计安全、零碳发电700多亿度,相当于减少排放二氧化碳6700万吨、植树造林45个西湖景区面积。
海南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智刚介绍,在核能“三步走”技术路线的指引下,我国热堆实现了二代向三代升级,实现了规模化、批量化、国产化发展。
目前,中核集团核电保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中核集团控股在运核电机组26台,装机容量2440万千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18台,装机容量1939万千瓦。2023年,中核集团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最为活跃的核电市场,也是推动全球三代乃至四代核电创新发展的主要国家。
其中,“华龙一号”是创新中核的代表,是中核集团在四十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深刻汲取国际上历次核事故特别是福岛核事故教训,借鉴国际三代核电非能动安全的先进理念和运行经验反馈,满足国际最先进的法规标准研发设计的三代核电机型,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截至目前,作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国内外在运在建机组总数达27台,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
在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核工业路上,中国一代代核工业人肩负起历史使命,坚定向着建设世界核工业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
中国聚变梦从这里启航
面朝三江、背依峨眉。
20世纪60年代,在国家“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下,西物院建院四川乐山,以“451工程”建设为使命,于1985年成功研制中国首个工业规模的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一号,标志着我国受控核聚变研究进入世界前沿。
2001年,随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主体搬迁到成都,中国环流一号实验装置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2012年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下属的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将451工程旧址改造成为中国核聚变博物馆。这里是中国聚变梦开始的地方。
作为我国最早致力于研究“人造太阳”的专业科研院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是“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战略中聚变堆研发的核心单位,也是我国参与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重要支撑单位。
60年来,西物院先后建成了在聚变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代重要平台:中国环流一号、中国环流二号、中国环流三号。中国环流一号是我国核聚变领域第一个国家大科学工程装置;中国环流二号为我国核聚变研究从原理探索到大规模装置实验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科学与工程技术基础;2020年,自主设计建造成功第三代聚变平台——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该装置是我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
自2008年以来,中国还承担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18个采购包的制造任务,涉及磁体支撑系统、磁体馈线系统、电源系统、辉光放电清洗系统、气体注入系统、可耐受极高温的反应堆堆芯“第一壁”等核心关键部件。到了组装阶段,中国又通过中法联合体,深度参与实验堆核心装置托卡马克的安装。2023年12月,西物院与ITER总部签署协议,宣布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作为ITER卫星装置面向全球开放,邀请全世界科学家来中国集智攻关,共同追逐“人造太阳”能源梦想。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在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实力和水平。ITER组织总干事彼得罗·巴拉巴斯基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从关键部件交付到核心装置安装,中国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从核裂变到核聚变,从不可控到可控,中国核工业人与世界一道,在寻找能源终极解决方案的壮丽征程上孜孜不倦。
“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战略对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核能发展战略,也是能够引领世界核能发展的技术方向。
中核集团以“热堆走稳、快堆走实、聚变走好”为现阶段总体思路,大力推进先进核能产业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更好发挥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的引领作用。
从“一堆一器”到“核能‘三步走’”,中国核工业从光荣历史中走来,向世界一流挺进。进入新时代,中国核工业作为国家安全的坚强盾牌、科技创新的排头兵、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继续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与梦想,走入下一个辉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