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15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三届风电运维技改大会”在北京圆满举办,上海玻璃钢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赵航宇对海上风电运维模式及运维母港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我们国家的风电行业在过去的几年中历经了高速的发展,但也有亟需认识解决的发展中的问题——海上风电的运维是目前我国海上风电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瓶颈。寻求适合中国的海上风电运维模式是如何推动海上风电运维产业的发展关键。目前是业主运维,设备制造商售后服务和第三方运维团队三分天下,它们各自有优劣势,最好是将其综合成“独立第三方运维机构+综合性运维母港”模式。未来海上风电运维还应该是基于大数据的业内信息平台,沟通运维服务供需双方信息,海上风电运维必须市场化,从而打破目前的开发商、业主划分的运维资源的条块化隔断,用市场经济规律调节海上风电运维的市场平衡,形成一个完整的海上风电运维产业。
上海玻璃钢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 赵航宇
讨论的背景
1.海上风电年装机容量超5000万千瓦及年有效运行时间2200小时
截至2023年底,我国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7500万千瓦,2019-2021抢装潮装机总量2359万千瓦,2021年是抢装潮高峰,疫情过后三年期间低谷期,到2023年又到达一个高峰期,预计2025-2030中国海上风电年装机容量将超过5000万千瓦。远超国外行业水平。与此同时不能忽视的还有一个统计数据:现在国内海上风电的年有效运行小时数在2200h左右,而欧洲的风电场是大概4400h。究其原因,海上风电的系统可靠性及质量是核心原因。因此可以推断,运维在今后几年会是非常大的市场需求。
2、风电行业的“卷”及短板理论
无论是从装机增量,还是大兆瓦风机、叶片及相关装备的制造,以及电网的建设,我国风电产业在过去十几年里发展迅速,但同时行业也深受过快发展造成的“卷”之痛。比如叶片制造一块,从过去4MW、5MW时候的70m,在数年间飞快地发展到90m、100m、110m、120m,不久前号称目前世界最长的143m叶片也已经下线。通常,从工程经济角度看,一种叶片模具成型、成熟以后至少做500套、800套甚至1000套以后才开始更新迭代,才具有经济性。而现在刚刚开始生产的模具,马上就被下一代更大叶片取代。同样发生的还有海上风电安装船的迭代。
对此,国际著名风电专家Mr. Andrew Garrad 曾呼吁“盲目追求风机单机容量的大型化会对供应链造成负面冲击,对于风机大型化的军备竞赛应该停止”,
这一看法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对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也曾表示,“中国风电需要从风电机组制造到风电机组运维等全产业链做好风险管理”。实际上,装备制造追求单机容量的大型化对供应链形成的冲击有目共睹。“水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而不是最长的那块”—按照短板理论,在海上风电行业目前最短之板海上运维方面加大投入是明智之举。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在海上风电25年的全寿程中,海上风电运维成本将占到总成本的20-25%,国内目前占比约为30%。
海上风电运维模式及运维母港的设想
当下,海上风电运维领域有业主运维团队,供应商售后服务团队和独立的第三方运维团队,它们各有优劣势。独立的第三方运维团队目前虽然还不成气候,但是正在快速地发展过程之中,可以预测,独立第三方运维团队将成为海上运维服务的主体。赵航宇认为,最好的途径是将其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不隶属于任何开发商的独立第三方的运维机构,对整个海上风电按照海域提供市场化的运维服务。欧洲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通常说来海上风电运维的主要任务是监测,检测,日常维保以及以大部件更换为代表的维修任务。执行这些运维任务需要很多特殊设施,诸如运维母船,人员交通艇,波浪补偿式登塔梯,自爬升式起重机,升降式叶片检测维修作业平台,声纳检测设备。。。等等。这需要一个辐射一定海域范围的综合性的运维母港。这个母港可同时兼备海上安装及海上运维不同阶段的如下功能:
-从设备制造商接收、存放、检测、调试并最终交付海上风电装备,包括整机、叶片、塔筒、桩基、海缆、变电站等,并根据海上安装作业物流需求,发运这些装备到风电场机位;
-为海上安装作业及运维作业相关的起重船,安装船,铺缆船,大型运输船,运维船等特种作业船舶提供其所需的一切基地母港服务,诸如维修,备配件供应,油水,物料补给等;
-海上作业的前线指挥控制中心及物流供应链调度中心;基于大数据的业内信息平台 (一如滴滴打车)
-作业人员休整基地。
上玻院在其山东威海荣成基地(石岛湾内)目前就在策划按照这个理念打造一个服务于渤海,黄海海域的海上风电母港。
提及海上风电运维母港,现在讲大数据平台,提供所有多方面的数据,从而提高信息服务的效率。关于海上风电母港运维所需要的功能、客观条件,赵航宇最后总结表示:“2025-2030年海上风电将迎来高速发展期,面对运维方面的短板,除了技术装备,寻求适合中国的海上风电运维模式是关键。海上风电运维必须产业化、市场化,打破开发商、业主划分的运维资源的条块化隔断,用市场经济规律调节海上风电运维的市场平衡。大数据的应用、运维技术的研发要系统化、综合整体,促使海上风电智能化运维的成熟,这对于行业来说都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