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再次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首页 > 输配电 > 输变电工程 > 评论 > 正文

国家电网欧阳昌裕:以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数智化坚强电网创新实践

2024-03-21 13:45 来源:国家电网 

640.png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再次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和治理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治理创新是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能够打通堵点卡点,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新质生产力是依托创新产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领域等成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要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新质生产力需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培养急需人才,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多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推动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和深化改革,更加突出数智化、绿色化技术要素投入,更加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更加强调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系统推进,取得一系列突破,为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战略推进数智化坚强电网创新实践

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创新实践,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筑牢高质量发展“硬基础”。聚焦“四强”特征,强化顶层设计,以特高压和超高压为骨干网架,以各级电网为有力支撑,推动主配网协调发展,提升电力安全保供、防灾抗灾和服务新能源发展能力,打造筋骨强韧的新型电网。在大规模新能源汇集并网,中低压配电网跨电压等级柔性互联,区域电网柔性互联,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海岛及偏远地区有源、无源网络供电等场景,积极推进柔性直流双向输电、多端(上网和下网)柔性直流输电、混合多端柔性直流输(配)电技术发展及工程应用,发挥灵活柔性组网、坚强电网支撑和灵活调节优势,提升资源优化配置和互济共享能力。通过“大云物移智链”等先进信息数字技术为电网赋能赋智,实现电网全环节全链条全要素的灵敏感知和实时洞悉,支撑源网荷储数碳互动、多能协同互补,打造智慧融合的新型电网。面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围绕新能源、新型储能、新型负荷(电动汽车、电氢耦合等)、虚拟电厂、综合能源,以及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光储直柔等配电网新形态发展需求,推进分布式能源广域协同调控、中低压配电系统跨电压等级柔性互联组网、配电网业务资源协同及互操作、多能综合利用效率和友好互动,大幅提升配电网透明化程度、源荷储穿透管控能力、分层分区控制和就地平衡能力、极端情景负荷生存能力。建设一批示范工程,大力推广调度智能辅助决策、灾害预警与主动防御、新能源发电集群协同控制等典型应用场景。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创新驱动“强支撑”。超前布局、重点开展一批具有前瞻性、基础性、颠覆性的重大研究项目,加大科研投入和攻关力度,实施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登高行动计划,攻关新型电力系统统筹规划、友好并网、电力平衡、稳定机理、故障防御、调度控制、市场机制、现代治理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在电力算力融合、不确定性多目标规划、新能源友好发电并网、新型核电、煤电机组零碳发电、多端柔性直流双向输电、直流构网、新型储能、车网互动、数智分级调控、统一分层市场、分布式系统自治、生产组织、企业治理等关键技术领域尽快取得一批原创成果。发挥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等平台作用,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跨专业跨学科协同攻关。深入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高质量建设运营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打造原创技术研究和基础研究基地。

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落实国资委焕新行动和启航行动,立足“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坚持发挥好电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布局培育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软件、新能源、新型储能、电动汽车服务、节能环保等领域相关业务发展,积极参与算力网络、量子信息等前瞻性未来产业。深入实施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扎实推进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带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装备制造、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等领域加快形成战略兜底保障能力。加强数智化坚强电网与社会各行业的融通协同,创新拓展绿色数智产业链。

以新型生产关系保障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

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完善企业治理体系、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和健全要素投入与分配机制,建设新型电网企业,形成新型生产关系。

完善企业治理体系,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坚决落实国企改革部署,深化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功能性改革,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核心作用,高水平实现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深化以更好激发活力动力为导向的机制性改革,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效能,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合规管理长效机制,持续强化营商环境、清洁能源发展、电力市场、电力安全、民生用能等领域风险管控。持续加强精益化运营管理,推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降本节支,推动资产全域价值提升。强化数智化支撑平台建设,以业数融合赋能治理创新。

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提升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按照“统一市场、两级运作”,推动完善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完善跨省跨区电力供应协调机制,推动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现货市场灵活调节,加快建设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推动新能源、储能、虚拟电厂等全面参与市场,促进电力市场与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绿证交易等市场融合发展。推动完善新型电力系统成本分摊和价格传导机制,准确反映各市场主体提供的容量价值、安全价值和绿色价值,促进公平承担能源转型成本。

健全要素投入与分配机制,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要求,坚持“先算再投,跟踪问效”,强化投资问效监测分析,把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配置到生产效率更高的领域,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在提升增加值、提升功能价值、提升经济增加值、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提升品牌价值等五个方面的价值创造能力。聚焦主责主业,加大电力保供、能源转型、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优质服务等领域投入,优质高效推进特高压工程、抽水蓄能电站、现代智慧配电网等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薪酬分配向突出贡献人才和一线岗位倾斜,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活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