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核能在保障能源安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双碳”目标方面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目前,我国核能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在批量化建设情境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和经济性?核电纳入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的意义何在?高温气冷堆如何加快推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报道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卢铁忠:核能绿色低碳价值迫切需要认可和明确

2024-03-06 10:23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 朱学蕊 刘澄谚

作为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核能在保障能源安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双碳”目标方面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目前,我国核能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在批量化建设情境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和经济性?核电纳入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的意义何在?高温气冷堆如何加快推动商业化推广?核电未来如何在安全前提下参与电力调峰?带着这些问题,《中国能源报》记者两会期间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

中国能源报:当前,我国核电产业进入新一轮规模化发展阶段,您怎么看“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核能产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卢铁忠:在全球碳约束大背景下,核能作为一种高质量、高密度、零排放的清洁能源,正成为全球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选择。发展利用核能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双碳”目标实现的必然选择,“双碳”目标为核能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推测,为实现碳中和并使我国核电机组数量和装机容量全球领先,到2060年,我国需建成4亿千瓦、约400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核电发电量占比将接近发达国家18%左右的水平。此外,核电不仅能发电,还可以供暖、供汽、海水淡化、生产同位素及制氢,综合和效益十分显著。

但同时,我国核能发展也面临挑战:一是核电占比偏低,空间布局需优化;二是天然铀资源保障能力、核工业后端产业、国家战略核科技力量、核工业基础科研能力、尖端领军人才队伍等需进一步提升,法规和标准体系需完善;三是国际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核电走出去面临更大挑战,亟需加强整体协同;四是受“邻避效应”影响,核能产业长期面临公众接受挑战。

中国能源报:目前“华龙一号”正处于批量化建设状态,未来其安全性和经济性进一步提升还有多大空间?

卢铁忠:“华龙一号”是我国在三十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创新成果,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全球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技术之一。

为了满足更高的安全标准和60年设计寿命要求,三代核电采用更高性能的设备、材料和更高安全水平的系统设计,加上技术引进费用、研发费用和装备制造投入,首批依托项目单位造价明显高于二代核电。但当前,“华龙一号”已经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潜力,一是通过批量化建设可大幅降低造价,进而降低核电成本;二是核电站还本付息一般为15年,但生命周期可以达 60年,延寿后可达80年,还本付息后度电成本将大幅降低。

中国能源报:您今年的一个提案是推动核能全面纳入绿色低碳政策体系,该提案的出发点是什么?

卢铁忠:国家层面不久前已发布政策,开始探索核能的绿色低碳属性和价值,但在目前的绿电交易绿证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中,核能的绿色低碳价值尚未被认可和明确,未来仍需进一步推动其全面纳入我国绿色低碳政策体系。

核能具备明确的绿色低碳属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现实选择,有助于实现供应安全前提下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率先推进核能全面纳入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可以体现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绿色低碳担当。

欧盟已明确将于2026年开征“碳关税”,我国核能绿色低碳属性必须尽快明确。中国目前有能力也有义务在全球范率先认可核能的绿色属性,建议率先向核电电力用户颁发绿色电力消费凭证,向核能发电企业颁发绿色电力证书,为核电提供绿色低碳属性的权威证明。同时,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核能作为低碳能源消费的国际互认,帮助出口企业树立绿色形象,为其应对碳关税提供支撑。

中国能源报: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去年底已投入商运,要实现从示范到商业推广,该从哪些方面发力?

卢铁忠:高温气冷堆具有固有安全性、设备国产化率高、反应堆出口温度高、热电转换效率高、模块化建造、适应中小电网和用途广泛等优势。同时,其温度参数也覆盖乙醇提纯、盐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制氢等领域绝大部分热源需求,可实现核能的高效和多用途利用。示范工程投产后,高温气冷堆将进一步向“氢、汽、水、热、电”五大细分目标市场进军。

未来,高温气冷堆要从示范工程走向商业推广,需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推动高温气冷堆项目的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核电设计、建造、运维的安全指标,达到核电规模化发展提升核安全水平的效果;二是积极强化顶层设计,创新以高温气冷堆为能源核心的零碳产业模式;三是继续发挥中核集团作为我国核科技主体的战略优势和“9+N”现代化产业体系技术优势,协同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持续做好高温气冷堆技术升级,推动其契合更多元的应用需求,同时带动核科技研发水平、装备制造水平、工程建设及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四是持续做好高温气冷堆产业推广和应用合作,在发电、供热、制氢等多领域拓展场景。

中国能源报:我国将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探索核电调峰,核电企业未来如何确保核电在安全前提下参与调峰?

卢铁忠:作为大规模基础负荷,核电发电原理与火电相似,其技术成熟、可靠性高并能沿海布置,是可供选择的能源结构优化备选方案,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针对核电机组参与调峰,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目前我国核电机组根据电网调度要求,主要以停机或者降负荷运行(约80%)的方式参与电网调峰,但因核电发电量占比较小(截至2023年底发电量占比4.86%),国内核电机组尚无日负荷跟踪调峰运行的成熟实践经验,需进一步进行分析验证。

其次,我国核电机组在设计上具备一定负荷跟踪能力,机组参与负荷跟踪在技术上可行,但仍需针对性开展相关技术研究,以实现在确保核安全的前提下开展调峰。例如适应日负荷跟踪堆芯的设计研究、运行控制模式的改进、运维和培训体系的开发等。

第三,对未来投运的机组,需关注新型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为后续机组调峰能力满足电网需求做好准备。例如燃料状态在线监测、特定部位在线疲劳监测、汽轮机低压缸长叶片在线振动监测等,并在调试期间进行充分的功能验证。

最后,目前中国核电已经在探索核电与其他电力消纳技术耦合,推进核能综合利用,提升核电综合调峰能力,例如核能与供热、供汽、海水淡化等项目的耦合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