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117名检修人员经过连续10个昼夜的奋战,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首次全面检修顺利收官。
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横跨宁波、舟山两地,线路全长51.1公里,其中海底电缆17公里,架空线路34.1公里,是我国建设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跨海电网工程。自2019年工程投运以来,累计输电超过260亿千瓦时,占同期舟山市全社会用电总量的50%,有力支撑了首个国家级群岛新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海缆检修为核心技术积累经验
此次检修的主角是500千伏海底电缆。这条宁波镇海至舟山大鹏岛的海底电缆,是世界首条国产500千伏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也是世界同类海底电缆中耐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交联聚乙烯海缆,检修尚无经验可循,施工难度不容小觑。
“体检”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海缆终端绝缘子的油样检测。在海缆终端内部,绝缘油起到良好的绝缘、密封和热稳定作用。为检验海缆终端的绝缘性能,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在国内首次开展500千伏海底电缆终端油样检测试验。
绝缘油检测需要“外科手术室”般的精细条件,施工人员利用吊车搭建了高13米、宽4米的洁净房,并从头到脚包裹洁净服,以实现油样提取在无尘、无菌、低湿度的环境下进行,保障绝缘油检测精准性和有效性。
抽取油样以后,通常是将样品转送至专业检验机构进行检测,此次为抢抓检修工期,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将油化试验室搬至工程现场,在海缆终端站外的集装箱内对样本进行检测,2小时内获得了检验报告——油样合格。
本次海缆检修另一难点在于检修人员需在1.5米深的作业井内,完成国内首次500千伏海缆锚固检修。
海缆锚固装置是固定海缆的关键部件,为检验海缆终端头是否存在发热、击穿等不良状态,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同步在镇海、大鹏岛两侧的海缆登陆点开展锚固装置更换,通过更换锚固装置型式,提高海缆锚固通流能力,从根源消除锚固装置发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填补500千伏海缆锚固铠装修复的技术空白。
300米高空为能源大动脉体检
除了海缆,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的架空线路也在本次检修范围。
在架空大跨越线路检修中,检修人员从舟山金塘岛一侧登上西堠门380米输电铁塔,进行2656米的跨海走线,开展包含架空线路检查、引流线间隔棒防松治理等工作。
与地面作业相比,高空作业最大的难度就是需要应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
由于舟山海域环境气候复杂多变,这里常年气温低、风力大,检修当天的气温大概在0到2℃之间,风力达到5级,叠加上风寒效应,体感温度更冷。同时,2656米长的导线上共有47根间隔棒,每隔55米,检修人员就需要停下脚步,仔细检查间隔棒的配件是否松动。由于上下两根导线的距离只有35厘米左右,检修人员全程只能猫着腰行进,一趟需要花费2个多小时,对体能是极大的考验。
高空检修作业往往被称为在高空上“走钢丝”,直径仅为25毫米,差不多一个半拇指粗细,在这个直径的导线上行走,身下就是繁忙的航道,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极强的心理素质。
别看环境艰苦,活难干,线上作业的三人小组,都是95后,他们已经是舟山电力高空检修队里的第三代检修人员,从师父们手中接过接力棒,守护着输电线路的安全。
检修过程中,还有“海陆空”智能化装备齐上阵,助力“电力医生”开展全科体检。在海缆终端站,智能化在线监测机器人正在轨道上巡视洛远线运行状态,确保洛威线检修期间洛远线可靠供电。在金塘岛380米输电高塔脚下,无人机机巢自动打开,无人机升空开启对500千伏输电线路自主巡检模式。
随着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第二通道线路完成检查、修复和记录,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这条海上“大动脉”已顺利复役,安全等级进一步得到提升,将继续为舟山群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全力以赴保障群岛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供稿
舟山公司 富雨晴 马勋 种开
原标题:体检完毕!这项超级工程完成首次全面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