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2024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电促会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会长、国网发展部原党总支书记、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原董事长刘劲松,获得年度唯一的“中国风能人·行业建设特别贡献奖”。颁奖辞中“打造新能源行业的‘最强大脑’,推动风电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能源变革乘上数

首页 > 风电 > 风电产业 > 报道 > 正文

刘劲松:让新能源拥有“最强大脑”

2024-02-05 09:46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 作者: 王芳

1月27日,2024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电促会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会长、国网发展部原党总支书记、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原董事长刘劲松,获得年度唯一的“中国风能人·行业建设特别贡献奖”。颁奖辞中“打造新能源行业的‘最强大脑’,推动风电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能源变革乘上数字化快车”,为刘劲松在新能源云所做的努力与贡献,添加了时代的注脚。

微信图片_20240205094428.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建中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施鹏飞为刘劲松颁奖

谈及获奖的感受时,刘劲松坦言,自己完全没想到。国家电网牢记“国之大者”,争当清洁低碳的先行者、引领者和推动者。自己作为国网新能源云项目的具体负责人,是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发展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开展的这项工作,能够受到风电行业的嘉奖,这是风电企业、广大用户对新能源云平台的认可与肯定,也为新能源云在风电行业做出的贡献而感到自豪, 非常感谢广大客户对新能源云建设的理解与支持!

刘劲松从大学毕业后即加入国网,从输变配各专业基本班组的工人到专业技术人员,再到生产管理者,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任职地从辽宁、宁夏、新疆,再到总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对能源数字化转型有着独到见解。他认为,碳达峰碳中和是目标,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是路径,建立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是具体措施。建立云平台必须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坚持“系统跟随业务需求走”的理念。客户在哪里?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我们服务的市场在哪里?这需要大量的调研,再根据市场需求为客户量身设计、建设(生产)客户满意的平台(产品)。找到客户急需解决的难题,是设计云平台构架、流程、模型的前提条件。

新能源早期快速发展时,项目并网流程繁琐冗长,需要找多个部门跑手续,而拖欠补贴往往造成大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拿不到贷款,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针对新能源发展的痛点、堵点,从顶层制度设计角度出发,国家电网公司在能源局等部门支持下,自2018年10月以发展部牵头国网电商公司为主,依托国网能源院、中国电科院、南瑞集团、信产集团、许继集团和相关省电力公司,启动国网新能源云系统设计建设。有着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的刘劲松成为具体项目负责人。

“电网作为连接发电端与用电端的枢纽,通过光纤把信息流、数据流连起来,国网无论从掌握的平台数据还是硬件条件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而且信息的公开有利于公众参与电网监督,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刘劲松带领合作团队深入全国各地新能源企业进行调研,全面掌握企业需求,反复研讨新能源全过程管理建设方案和需求设计;多次召集会议,组织平台架构专家研讨技术架构;走访国家新能源规划与研究机构,交流新能源规划、政策研究、消纳计算、信息化建设经验。2019年4月,国网宁夏公司启动了新能源云第一个试点建设工作,同年11月,试点向13个省份推广。此后,项目根据试点情况进行总结优化,完善管控机制,推进后续平台开发。2020年4月,平台向国网供电区其余14个省份推广,迭代升级,开展需求报告评审。后续又完成试点项目验收、集中攻坚数字化建设,确定商业运营方案等。期间,国网公司领导多次对新能源云建设工作做出批示,指出新能源云有利于聚焦政府监管和社会关注重点,解决了可再生能源规划散乱、管理不统一、过程不透明、服务不普惠等问题,改善了公司内部横向协调、纵向贯通关系。

图片

2021年4月20日,“国家电网新能源云”正式上线运行发布会

2021年4月20日,首个纵向全贯通、横向全覆盖的新能源开放服务平台——“国家电网新能源云”正式上线运行。同年11月,新能源云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由此可见,推进国网“新能源云”向国家级能源云平台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密密麻麻的工作日程,200多页的设计图表,一摞摞堆积的资料,见证了6年来刘劲松主持新能源云建设的不平凡历程。

“贡献最大、认可度高的,恐怕是风光储氢水火核全流程贯通的线上接网服务,这为全口径电源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全过程补贴项目,实现线上申报、审核、变更、公示、公布等一站式服务,使新能源企业尽快拿到补贴,受到广大用户的高度肯定。”刘劲松介绍道,“新能源云依托电网核心业务,联接供给侧与消费侧,包含政策体制和技术,国际合作等,共计15个子平台。像消纳计算平台,运行监测、分布式新能源规划和配网承载力服务、供需预报警平台、储能规划和安全监测等,为金融机构、上下游企业、行业智库等提供了辅助决策支持体系,避免巨大的资源浪费。”

目前,该平台凭借强大的数据功能,累计接入风光场站超过530万座,装机容量超过8亿千瓦。入驻企业1.7万余家,与省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互联互通,累计为1.2万余个集中式电源项目提供在线接网服务;累计公布43批约4.5万个、2.15亿千瓦的补贴项目清单,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云平台。“新能源云助力数字经济和新基建”也被G20全球基础设施中心收录,为G20成员国及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与国际同行一道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彰显中国智慧。

谈到新能源云的最终目标时,刘劲松说,“就是要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新型能源数字经济平台,服务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服务绿色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

新能源云已经奠定了新能源源网荷储碳的服务基础,未来,新能源云还将服务新能源/电网工业互联网业务、绿色金融业务体系、绿电/绿证业务体系等。例如,在绿电服务方面,通过用户负荷智能平台,能够与全国5亿多只智能电表相联,知道每一户每个电器的耗电量,使用了多少绿电。每个企业或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碳账户、碳足迹。

“世界竞争是能源与科技之争,中国只能走新能源发展之路,才能把能源安全紧紧握在自己手中。同时,能源发展也关系到每一个人,决不是某一家企业的事。因此,无论是哪一种能源形式,哪个行业的低碳转型,都与我们息息相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刘劲松对未来能源发展充满期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