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2023年中创新航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提出,预计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电化学储能电池的总需求可达到7000GWh,未来7年全球电池至少有7-10倍的增长空间。
对于中国电化学储能企业而言,赛道未来不仅有高景气度,还有荆棘与挑战。
01 为何头部企业恪守长期主义发展观
面对荆棘与挑战,国内新型储能头部企业始终看好电化学储能发展前景。他们认为,电化学储能赛道尚处于发展初期,行业还没有进入成熟、稳定、健康的阶段。未来十年行业是高确定性增长,未来十年是有看点、有亮点、有热度的“黄金十年”,而且国内新型储能头部企业仍处于全球领军企业位置。
近两年,动力电池和电化学储能电池的快速发展,提升了行业曝光量和关注度,也带来了巨额资本的涌入。有业内人士表示,资本是逐利的,被看好的赛道,肯定会吸引大量资本涌入。与此同时,可能会形成阶段性的产能集中释放,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名义过剩,中创新航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戴颖表示,动力电池和电化学储能电池产业真正稀缺的是高经济性、高安全性电池的产能。
戴颖在接受北极星储能网采访时表示,作为头部企业,中创新航坚持面向未来,坚持长期主义。公司坚持与上下游企业共创共赢的理念,有带动整个行业发展的抱负。他还强调,公司的发展带动了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共同开发、进步,且逐渐形成了产业聚集效应,就近配套推动成本大幅降低。中创新航立足长三角区位、就近服务优势,依托便利的陆运、航运,可面向华东、华南、华西、华中客户乃至欧洲客户,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满足客户高经济性、高安全性需求。
其实在国内储能起步时期,中创新航就参与了众多首个示范项目:如南方电网深圳宝清储能电站,是国内首个兆瓦级站房式储能项目;国网张家北风光储电站,也是届时全球规模最大新能源综合利用平台;以及位于江苏的全球最大电网侧单站锂电池储能工程等等。其中部分储能电站历经十年运营数据良好,2017年投运的储能电站至今仍正常运转,其技术积淀和产品可靠性、企业的长期运营能力都赢得了客户认可,也助推了中国储能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不仅如此,中创新航还是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的先驱,且是第一梯队玩家。2018年7月,刘静瑜任职中创新航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战略调整。同年8月,中创新航的市场战略转为乘用车配套,产能重点聚焦三元电池,并成为多家国内主流新能源车企动力电池供应商。2019年,中创新航扭亏为盈,营收达26.7亿元。截至目前,中创新航已经夯实了动力电池赛道第一梯队玩家的市场地位。
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
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在近期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表示,“锂电产业发展到当下阶段,从竞争的角度来讲,对于像中创新航这样从头开始就扎扎实实干事,从头开始就在为市场健康发展做事的企业,从头开始就是长期主义的企业,恰恰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中创新航高级副总裁谢秋也表示到:我们在行业深耕了多年,有非常多的技术储备,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自己的技术应对。
02 核心能力降本不是防守是进攻
刘静瑜认为,电化学储能市场不仅前景广阔,且高确定性呈倍数增长。面对市场、用户,中创新航没有投机取巧,坚持长期主义,在解决客户痛点、满足客户需求和创造用户需求的路上,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她还表示,2023年是降本年,而降本是一种能力、不是价格战,应该通过技术创新巧妙地降低成本,以达到资源和能量的极致平衡。所以极致成本不是防守而是进攻。极致成本让更多电池适用更多领域、更多场景,可以大幅提高渗透率。
中创新航在储能电池领域深耕多年,大量研发投入和数据经验积累,支撑着其储能电池材料创新、结构创新和产线创新,践行降本目标。中创新航储能业务高级副总裁王小强表示,电化学储能电池的本质需求与动力电池需求并不一样,特别是在热力寿命和循环寿命上比动力电池技术更复杂、研发难度更大。为了提高储能电池安全性,中创新航持续加大材料、配方、结构上的研发投入,通过优化设计、优化制造工艺,成为业内不多的具备规避极耳翻折缺陷的企业。
戴颖说,动力电池头部企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中创新航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去年是全球前七,今年目标是进入全球前五。目前中创新航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三,正在缩小与前两名的差距,扩大与第四名的领先优势。
中创新航官网数据显示,其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覆盖率达100%;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9份,行业标准14份。另有媒体报道,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创新航已累计申请专利3724项,专利覆盖电池全产业链。
今年,中创新航推向市场的314Ah高比能、长寿命储能电芯是全球首个量产交付的314Ah电芯。据介绍,该款电芯采用突破性的补锂技术,循环寿命超过15000次,可以支撑长达25年的储能系统运行周期。另外,314Ah电芯减少了储能系统连接件,降低了储能成本,提升了电芯一致性。在尺寸不变的前提下,中创新航做到了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循环寿命更长,为客户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储能解决方案。
“降低成本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体现,中创新航最核心的能力是控制成本。明年,公司将会采取更多措施,从技术、管理上进行创新,从提升内部效率、提升供应链效率等多维度降低成本,提高成本管控能力。”王小强说。
03 “逆流”中的高技术壁垒与裸泳
为进一步控制成本,产业本土化已成为行业趋势,但也可能构成国际竞争中的壁垒。相关国家、地区颁布的法案、政策,区别化的补贴和征税,无疑增加了国内企业的出口难度。但战略品牌负责人兼葡萄牙产业基地的负责人郑翔不认为这会对中国企业形成巨大制约,相反,他有信心将产品成功推向海外市场。
据悉,中创新航已经开始进行电池护照的试点工作。基于现有电池标签、数据库等追溯机制,他们将欧盟新电池法案中规定的数据,纳入到统一框架标准中,通过细致化、标准化操作,以达到欧盟要求。
“董事长刘静瑜带队进行实地考察后发现,葡萄牙的能源自给自足能力非常强,绿电比例超70%,所以不管是能源价格稳定性,还是绿电在总供电中的高占比,都能满足大规模制造企业需求。由于东欧能源价格波动很大,所以目前东欧能源价格,不利于锂电池生产成本控制。”郑翔补充道,葡萄牙拥有较完备的、本土化锂矿供应链。当地聚集了大量电池上游原材料企业、加工企业,待中创新航产能落地后,将带动配套产业链的完善。另外,葡萄牙人力成本与东欧国家差不多,英语普及率高。再加之当地铁路、航运都很发达,交通便利。所以葡萄牙综合优势更加显著,并最终成为中创新航海外基地所在国。戴颖介绍,该电池工厂预计将于2025年底投产,一期年产能达15GWh。
据悉,中创新航在固态和半固态电池研发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下一阶段,该公司固态电池的研发工作重点是优化设计、降低成本,但是固态电池商业化还需要一段时间。中创新航预计,固态电池可能会激发、并率先应用在新场景。
“接下来的两三年,一定是一个大浪淘沙、残酷的洗牌期,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电池的安全、寿命是新型储能最大问题和风险,同时也是行业最高壁垒。”戴颖向北极星储能网表示,储能行业客户在受教育的过程当中,已经真正意识到好的电池一定是安全可靠、不掉电的。而且客户会像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一样,爱惜自己的品牌和“羽毛”,不希望出现任何有关电池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