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研究抽水蓄能的朋友。
最近听说他在学习矛盾论。
我向他请教,抽水蓄能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他说:
《矛盾论》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抽水蓄能发展过程中也天然存在着各种矛盾。在抽水蓄能的发展的各个阶段,不同主要的矛盾起着关键的作用。扭住“牛鼻子”,就是要解决事情的主要矛盾。
(来源:“抽水蓄能行业分会” 作者:韩冬)
一、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
中国的抽水蓄能发展已有六十余年的历程。总体来看,“十四五”之前,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不同阶段,对于抽水蓄能发展的需求都不一样。
图1 抽水蓄能历年规模
第一阶段
产业起步期(1968年至1983年)
抽水蓄能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发展需求和建设能力之间的矛盾。为应对第二次石油危机,当时国际上进入了抽水蓄能建设高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有很多抽水蓄能电站建成投产,但在中国还没有实践经验。为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并进行技术探索,通过岗南、密云两个小型抽水蓄能项目的建设,我国实现了抽水蓄能建设技术零的突破。
第二阶段
探索发展期(1984年至2003年)
抽水蓄能发展的主要矛盾是重要城市电力保供、保障核电安全稳定运行和大型抽水蓄能建设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为了保障北京、香港九龙、广州的电力供应,以及大亚湾、秦山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我国先后建设了十三陵、广州、天荒坪等抽水蓄能电站,在这些项目建设过程中,完成了技术的引进,实现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对接。
第三阶段
完善发展期(2004年至2020年)
抽水蓄能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以大规模燃煤火电为主的电力系统调峰需求和实现抽水蓄能规模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期间,建立了以电网企业为主体、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开发体系,以两部制电价进行价格疏导,通过开展全国范围的抽水蓄能选点规划、建设,推动抽水蓄能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二、当前的主要矛盾
“十四五”之后,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抽水蓄能面对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要和抽水蓄能建设规模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如图4所示,“十三五”以来,火电和水电在电力系统中的装机占比逐年降低,叠加电力负荷的快速增长,在极端气候和极端天气的影响下,电力安全保供形势十分严峻。
图4 2000-2022年水电和火电装机占比
无论是历史和现在,抽水蓄能都应该而且一直都是为了满足需求而建设。为什么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建设抽水蓄能?其本质原因就在于为了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建设大规模的新能源,从目前来看主要是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因为新能源“靠天吃饭”的特点,不能实现和火电、常规水电等传统能源同样的电力保障供应能力,所以需要和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联合运行,才能满足电力系统的发展需要。其中,由新能源提供能量,由抽水蓄能、新型储能来实现能量的时间转移。
为了化解这个矛盾,2021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和《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明确了抽水蓄能的价格疏导机制,并根据各省测算的需求规模,明确提出了不同水平年抽水蓄能发展的目标,是指导抽水蓄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以此为标志,抽水蓄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2021年以来,全国各地抽水蓄能发展呈现了生机勃勃、快速发展的新格局。尤其是2022年,我国抽水蓄能完成投产880万千瓦,核准6890万千瓦的突出绩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很多人因此知道抽水蓄能、了解抽水蓄能、喜欢上抽水蓄能,成为共同推动抽水蓄能事业发展的好同志。
但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从地方政府来看,抽水蓄能是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好项目;从投资企业来看,抽水蓄能是具有稳定投资回报率的优质项目;从设计企业来看,抽水蓄能是勘测设计业务的主要增长点;从建设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来看,抽水蓄能发展意味着增量的大订单。
从国家能源行业宏观管理的角度来看,上述视角中的抽水蓄能是“果”,不是“因”。抽水蓄能发展的源动力,是应“需”而建。如果不顾新型电力的发展需要,只是出于经济的考量来建设抽水蓄能,建成后没有用武之地,只能晒太阳,这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打个比方,相当于因人设岗,而不是因岗设人,最后难免会导致出现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结局。
我们还是用人才招聘说明这个问题。抽水蓄能的发展规划的“牛鼻子”,核心就是“定岗、定责、定编”。“定岗”,是要明确全国需要多少抽水蓄能,各省分别是多少;“定责”,是要明确抽水蓄能的服务对象,是服务于区域电网、服务于省级电网还是特定电源;“定编”,是针对这些岗位,到底要“招聘”哪一座抽水蓄能。
以实际需求来看当前发展,从来不存在什么“过热”的问题,反而是规模不足的问题,且越来越突出。自岗南抽水蓄能开始,至2023年9月底,我国抽水蓄能已建装机规模仅有5000万千瓦,在电力装机中的占比不到2%。即使加上核准(在建规模)的1.5亿千瓦,已、在建规模也只有2亿千瓦,远不能保证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需要。综合考虑电力系统发展需要,新能源、火电、常规水电、核电发展规模,以及用户电价承受能力,经过综合研判,我们预测到2035年抽水蓄能发展规模至少需要4亿千瓦。抽水蓄能未来还有充足的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不仅不能急踩刹车,还要继续坚持积极有序发展的方针不动摇。
明明是发展规模远远不够,但是为什么社会还会有“过热”的舆论?
因为大家发展抽水蓄能的意愿十分积极,所以形成了“过热”的假象。实际上这些只是意愿、动议、申请,并没有导致出现“过热”的结果。部分地区推荐的符合“岗位”要求的项目总数超过了发展需要,造成了“过热”的错觉,但是实际上抽水蓄能始终都还在按照发展规划有序发展之中。
抽水蓄能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从来没有动摇。
从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直到《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印发,对于抽水蓄能的需求始终是抽水蓄能发展的主引擎。顺应外部形势的变化,回应各方关切,2023年4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抽水蓄能规划建设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更是明确提出“电力系统调节需求是抽水蓄能规划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依据。针对目前部分地区前期论证不够、工作不深、需求不清、项目申报过热等情况,坚持需求导向,深入开展抽水蓄能发展需求研究论证工作。”
组织“分省分区域开展需求论证”,要求“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要会同电网企业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需求论证工作,按程序上报;国家能源局充分利用各方工作成果,组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相关机构开展各区域电网以及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等特定电源的需求论证,并形成全国抽水蓄能发展需求论证成果。”
我们期待需求论证成果早日论定、印发。尽快为抽水蓄能定岗、定责、定编,为抽水蓄能发展绘制一幅更加清晰、明确的图景。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需求规模论定后,可以着手启动针对服务电力系统的需求空间的“招聘”工作,为每个“岗位”选择一个合适的抽水蓄能项目,择优录用。对于服务新能源基地的抽水蓄能项目,按照成熟一个基地,推进一批项目的思路一体化推进。
推动抽水蓄能有序发展,不能只是为了“过热”的假象给抽水蓄能“踩刹车”“泼凉水”,当务之急是给抽水蓄能发展制定一个更加明确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
既要不失时机,又要蹄疾步稳。
对于地方政府、投资企业、设计企业、建设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建议继续坚持打铁还要自身硬,归根到底,还是要努力去选择一个好的抽水蓄能项目。把最好的项目推荐到最合适的“岗位”中。
“过冷”和“过热”都不对。对于需求规模以外的项目,要保持冷静,针对优质项目做好站址资源保护,等待有利时机。对于需求规模以内的项目,要做好设计优化、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建成投产发挥效益。
关于抽水蓄能产业链协同的问题、对用户电价影响的问题。已经另有专文进行讨论,结论是这些因素并不构成行业发展的阻碍。欢迎感兴趣的读者进行延伸阅读。
争论如风,吹去覆土,终将显露金色的光辉。
我们坚信,抽水蓄能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抽水蓄能行业分会赵增海副理事长,路振刚秘书长,朱方亮常务副秘书长的指导下,在刘一兵副总经济师和马伟主任的支持下,我们会同秦潇、郑静、赵越、任伟楠、刘纳等同志共同完成此文,并听取了部分会员单位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建议。再次对大家宝贵的意见和辛苦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受作者自身认识所限,本文内容难免疏忽、甚至挂一漏万,谨此抛砖引玉,欢迎大家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