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国家预警发布中心发布,泸水市气象台2023年5月29日16时10分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上江镇、称杆乡日最高气温已升至40℃以上;5月28日和29日,四川南部攀枝花、凉山州多地出现高温天气,最高温度甚至超过40摄氏度。
随着高温的出现,今年的用电量高峰或将提前抵达。
多地密集部署备战迎峰度夏保供电
据国家能源局预计,2023年全国最大的电力负荷将比去年有较大的增长,我国电力供应将呈现紧平衡的状态。2023年正常气候情况下,夏季全国最高用电负荷约为13.7亿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8000万千瓦。如果出现长时段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近1亿千瓦。
总体来看,国网能源研究院预计,2023年全国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局地高峰时段电力供应有缺口。若出现燃料供应不足、极端天气等情况,用电高峰时段电力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其中,华北、华南、南方电网区域将是用电增长的主要拉动区域。
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即将到来,各省电网、供电公司对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供需形势进行分析、调研,多地加快迎峰度夏重点工程部署。
日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召开2023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暨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家电网今年建设迎峰度夏重点电网工程239项,目前已完工60%,6月底前将全部完工。其中,四川34项四川电网补强工程将全部建成投运,新建输电线路1207公里,新增变电容量1333万千伏安,迎接夏季用电高峰到来。
国网华中分部滚动开展新能源消纳能力测算分析,提升新能源发电预测准确率。该分部坚持“全局统筹、量率一体”,明确新能源发展总规模、建设布局和分省合理利用率目标,服务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高效利用;灵活采取调峰辅助服务、省间现货等交易方式,腾挪电网运行空间,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国网冀北电力全力做好设备运维,加强对重要输电通道的巡检。同时,该公司结合季节特点和天气变化情况,强化防汛重点区域输电线路通道跟踪检查,确保第一时间应对气象变化,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与电力可靠供应。
2022年夏季,山东电网最大用电负荷突破1亿千瓦时。据预测,今年夏季山东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将比去年有所增长。国网山东电力于4月10日印发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方案,从提升电源供应能力、夯实电网保供基础、深挖负荷调节资源、发挥储能设施保供作用4个方面入手,细化制订22项措施。
国网四川电力董事长 衣立东表示,今年夏季,四川电网负荷高峰期与成都大运召开时间重叠。国网四川电力上下坚决做到“三保一担当”,即保安全平稳、保重大任务、保迎峰度夏,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担当作为。全力筹备好迎峰度夏,配合督导电煤燃气供应,优化水库运行;推进34项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建设500千伏攀西电网优化工程;与西北、华中相关省份电力公司开展日间分时电量互济,编制空调降温负荷控制策略等方案,适时启动需求侧市场化响应。备战好成都大运保电,按照“五个最”标准,坚持“四个零”目标,坚持“责任有界定、服务无界限”,确保电力供应保到灯头、保到话筒、保到插座,实施成都大运场馆全清洁能源供应。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就《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适应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要求,增强能源电力安全保障能力,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新能源也将有效缓解高峰时段的用电压力。
多地将推虚拟电厂保障迎峰度夏
华北能源监管局于5月11日组织有关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电力企业、聚合商代表及专家学者召开华北区域虚拟电厂建设及需求侧响应工作座谈会。会议听取了各电力企业虚拟电厂建设及需求侧响应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对今年华北区域电力供需形势的分析,最大负荷将达到2.94亿千瓦,存在缺口250万千瓦,保供形势不容乐观。虚拟电厂对负荷调节具有响应速度快、形式灵活、成本较低的巨大优势,对于丰富需求侧管理手段、迅速响应负荷调节意义重大,而且能够实现“源随荷动”的传统模式向“源荷互动”协同模式的深刻转变。
会议同时还指出,虚拟电厂建设也面临着诸如尚未形成真正可持续的价格传导机制、负荷侧资源参与积极性不足、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以及政策支撑不够健全等问题。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王泽森表示,虚拟电厂是聚合优化“网源荷储”清洁发展的新一代智能控制技术和互动商业模式。在传统电网物理架构上,依托互联网和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聚合分布式电源、储能、负荷等尚未纳入电网现有调控范围的各类资源,进行协同优化运行控制和市场交易,实现电源侧的多能互补、负荷侧的灵活互动、储能侧的柔性调用,对电网提供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负荷侧多种灵活性资源数量众多,单体容量小,但总量巨大,具有聚沙成塔的潜力。然后目前大量负荷侧可灵活性资源并未纳入电力系统可调控范围。
据悉,虚拟电厂并不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电厂,它既不烧煤也没有“烟囱”,而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和调节策略搭建起的一套能源管理系统,通过集中灵活调配负荷资源,参与电网的削峰填谷。
北极星输配电网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近日,该公司首次利用“虚拟电厂”调控一体化平台,成功测试了5G铁塔基站参与用电负荷调峰。
据了解,单个5G铁塔基站的可调节负荷为1至5千瓦,基站通常配有铅酸蓄电池等储能设备,通过技术改造和平台对接,在用电高峰时期,铁塔基站用电可切换至蓄电池供电,可减轻电网压力,并且不影响铁塔基站正常运行。
应用虚拟电厂技术参与调峰已不是个例。日前,为了确保平稳供电,合肥供电公司国内首个将“5G+量子”技术全面融合于虚拟电厂,合肥虚拟电厂系统于5月10日成功实现升级。迎峰度夏期间,合肥虚拟电厂将陆续接入更多可控负荷,确保城市可靠供电。根据规划,三年内合肥虚拟电厂总容量占比预计将达到夏季降温负荷400万千瓦的近两成,相当于少建设一座80万千瓦传统电厂。合肥电网将形成光伏、储能、充(换)电、微电网等多种电力能源形式互联互动,提升综合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在推动电力市场建设、鼓励源网荷储与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中多次提到鼓励探索虚拟电厂商业模式与加大虚拟电厂投资力度,政策内容涵盖虚虚拟电厂的应用场景、盈利机制、运行要求等。
我国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相继开展了虚拟电厂试点,主要以工业负荷、商业楼宇空调负荷和居民侧负荷等负荷类资源为主,辅以储能、分布式光伏、自备电厂等资源,拓展出需求响应、调峰、调频、调压、备用等多种补贴收益方式。
王泽森表示,需求侧存在海量“沉睡”资源,亟待唤醒调动。“灵活性匮乏”将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长期核心挑战。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逐步构建,大量新能源接入并网,电力系统“双高”“双峰”特征进一步凸显,电网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将大幅增加。作为一种灵活性资源调度的技术方案,虚拟电厂刚好可以提升接入能力和消纳能力,符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
虚拟电厂在迎峰度夏中支撑作用如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