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的刚性需求负荷,不存在调整的空间。(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武魏楠)开年第一周,保供问题就以各种花式姿势登上了新闻头条。1月5日,有媒体报道河北多地网友反映当地天然气供气不足,经常停气。而实际上早在去年11月,就有河北省保定、邯郸、邢台等地天然气限购的现象存在。2022

首页 > 配售电 > 能源服务 > 评论 > 正文

2023年第一周 保供问题已凸显

2023-01-09 08:39 来源:能源新媒 作者: 武魏楠

人民群众的刚性需求负荷,不存在调整的空间。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 作者:武魏楠)

开年第一周,保供问题就以各种花式姿势登上了新闻头条。

1月5日,有媒体报道河北多地网友反映当地天然气供气不足,经常停气。而实际上早在去年11月,就有河北省保定、邯郸、邢台等地天然气限购的现象存在。

2022年11月25日,涞水县发改局回应公众关切时称,11月17日该局牵头集中约谈了中燃保定经管集团、涞水中燃公司负责人,要求燃气公司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不能因自身原因限制居民购气。并要求涞水中燃公司履行《燃气企业天然气保供及安全生产承诺书》承诺事项,严格履行合同,执行居民用能价格,严禁擅自限气、涨价调价。

到了1月5日,面对市民的停气责问,邯郸市人民政府回复称,据企业反映,近年来受上游天然气采购价格和销售端价格倒挂严重等影响,燃气企业亏损严重,今年购气资金更加紧张,企业从上游采购气量减少,同时今年采暖季冷空气侵入时间较早,用气高峰提前,在用气高峰时段,线路末端村出现了气压不足情况,影响了居民用气。情况发生后,政府约谈了鸡泽中燃公司,要求积极与总公司沟通协调增加采购气量,采取措施确保稳定供气。

停气剖析

作为燃气供应商,中燃毫无疑问是保供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停气的最主要责任方。

从政府的回应来看,中燃停气的主要原因是采购量减少+用气高峰,而采购量减少的原因是资金紧张。

2020/21财年,中国燃气拥有人应占溢利增长14%,至104.8亿港元。到了2021/22财年,中国燃气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6.9%,至76.72亿港元,成为五大燃气公司净利润唯一下滑企业。

同期,其他燃气公司净利润均实现增长。昆仑能源去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加279.61%;新奥能源归母净利同比增23.53%;华润燃气归母净利增24.15%;港华智慧能源集团股东应占税后溢利同比上升11%。

2022年11月,中国燃气发布中期业绩公告称,上半财年总收入同比增长10.3%至429.76亿港元,毛利为69.72亿港元,同比下降13%;股东应占溢利下降20.6%至32.6亿港元。

与其他燃气公司相比,中国燃气业务中民用气比例较高,约为20%。而且根据中国燃气2021/22年年报,其在河北地区的城市燃气项目数量在全国各省区中也是名列前茅。

2017年,河北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煤改气运动。核心原因是2017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完成的一个时间节点。2017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超过2300亿立方米,增量超过330亿立方米,同比增幅达到17%。这个增量相当于前5年年均增量的2倍以上,并刷新了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的历史。

也就是在2017年冬季,河北等华北地区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气荒现象。多地天然气库存告急,管道天然气气压不足,导致了一些民众家中没办法生火做饭。北方许多工厂被迫停产,许多LNG公交车被迫停运,以便挤出天然气保障居民的供应。

而在2017年年初,中国燃气总裁刘明辉公开表示,中国燃气计划未来三年内在河北投600亿元,大规模推进天然气使用,改造对象包括城市和农村。2017年8月,中国燃气与河北天然气订立河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与河北天然气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整合河北省境内外的天然气资源。

价格方面,中国居民气价一直为政府管制价格,且存在与上游价格倒挂的问题。虽然政府对于煤改气有一定的补贴发放给燃气企业,但补贴返还周期长的问题长期存在。

《能源》杂志记者发现,华北地区对居民“煤改气”的补贴发放大约都在一年以上。根据公开信息,2021年7月,清河县开始发放2017至2020年的煤改气居民补贴;清徐县2022年开始发放2020年煤改气补贴。

需求持续上涨+价格倒挂+供给准备不足……这一系列因素构成了今年冬季的停气问题。

不容忽视的气候因素

同样是在1月5日,另一个新闻或许被大众忽视。

贵州电网1月5日发布通知,对该省电解铝企业实施第三轮停槽减负荷。通知称,当前贵州省气温大幅降低,取暖负荷激增,全省用电负荷持续高位运行。在已对非电解铝“两高”等企业采取负荷控制措施,且已对电解铝企业实施两轮负荷管理106.6万千瓦的基础上,仍无法覆盖电力缺口,水电蓄能仍然呈现快速下滑趋势,已降至近十年最低的32.36亿千瓦时。经省能源局同意,决定对省内电解铝企业实施第三轮停槽减负荷。

这已是贵州电网自2022年12月中旬以来发布的第三轮电解铝压减负荷通知。

1月5日是小寒节气,一般来说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刻已经来到了。但今年冷空气正在全面收缩,全国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升温势头。

根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于超解答,1月5日,全国大部开始升温,新疆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北部等地有2℃至6℃升温;但第二天(1月6日),华北、黄淮、东北地区却又降温4℃至6℃,江南华南也有2℃至4℃的小幅降温。气温波动的综合影响就是“回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相比历史同期偏高。

但气温回暖不意味着寒冷季节结束,反而可能迎来更冷的天气。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1月11日,还会有较强冷空从新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届时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由偏高转为偏低或持平。1月下旬至2月,冷空气强度逐渐加强,内蒙古大部、东北大部、华北北部、华中、华南西部、西南东部和北部、西北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贵州的限电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冬季本就是水电出力最小的时节,此前一段时间已经消耗了水电相当一部分储蓄的能量。接下来如果冷空气再度来袭,供暖负荷无疑会更上一个台阶。

不仅仅是南方地区的取暖负荷增长,北方地区如果天然气供给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取暖负荷也会大幅度增加。

而在负荷增长的同时,电力供给不仅要面对水电出力少的问题,新能源发电也可能难以维持长时间的保供。最终能够成为保供希望的还是只有火电与核电。

在这样的保供形势面前,需求侧管理这种手段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上海电费#话题能够冲上热搜就充分说明,居民采暖用电负荷的增长是完完全全的刚性负荷,几乎不存在随着价格波动调整的空间。

变幻莫测的天气会给我们的能源体系再带来一轮新的冲击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