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1日,吉林省能源局印发《吉林省能源科技装备“十四五”规划》,其中提到:推动储能和新型电力系统持续完善。部分储能技术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示范阶段,基本实现了关键材料和设备的国产化;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能源大数据、多能互补

首页 > 储能 > 储能应用 > 发电侧 > 政策 > 正文

吉林能源科技装备“十四五”规划:积极推动新能源配套储能、共享储能产业落地

2022-11-15 14:18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1日,吉林省能源局印发《吉林省能源科技装备“十四五”规划》,其中提到:推动储能和新型电力系统持续完善。部分储能技术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示范阶段,基本实现了关键材料和设备的国产化;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能源大数据、多能互补、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智慧用能与增值服务等领域创新十分活跃,各类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对能源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十四五”期间,将集中攻克高效氢气制备、储运、加注和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加快战略性、前瞻性电网核心技术攻关,支撑建设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友好并网的先进电网;突破储能本体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满足能源系统不同应用场景储能发展需要。

到2025年,能源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先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综合利用、适应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友好并网的新一代电网、新型大容量储能、氢能及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装备全面突破,推动电力系统优化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提升,提高可再生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储能装备

积极推动新能源配套储能、共享储能产业落地,带动储能电池制造等上游产业发展,推广新技术在现有锂离子、铅炭动力电池产品、隔膜产品等方面的应用,支持10MW级超级电容器、高功率锂离子电池、兆瓦级飞轮储能系统设计与应用示范,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容量、一致性、安全性等关键指标并降低成本;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形成储能完整产业链和多元分链。大力培育包括电芯、电池模组、电力转换系统、控制系统以及整机装备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关键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建厂并形成产能,引进具备储能技术和产业能力的头部企业落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地企业,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

重点支持年产500万kVAh铅碳电池、年处理20万吨废旧蓄电池综合利用等5个项目,拟投资29.5亿元(详见附表3)。


加快推进储能技术研发应用

论证氢储能电站的示范应用,布局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光热机组等大容量新兴储能项目建设;试点飞轮储能、大容量新型熔盐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储能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电动汽车聚合利用等分散式储能示范;加速突破固态锂电池、铅碳电池核心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引领行业快速发展,助力完成我国“固态电池协同创新”重大任务。重点支持氢储能发电、聚合物固态锂电池的研究与开发等2个项目,拟投资40亿元(详见附表2)。

吉林省力争“十四五”时期建设各类充电桩7000台,充换电站500座,以支撑充换电需求,城区新能源公交车替代率70%以上;结合换点设备与新能源,在一定程度解决弃风、弃光电量消纳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