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9月30日,《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团体标准颁布,自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由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多家机构共同编制。自中国2020年9月“3060”双碳目标首次被提出以来,全球的气候治理步伐加快

首页 > 碳管家 > 碳管理 > 碳资产管理 > 企业 > 正文

国内首个《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团体标准10月1日正式实施!

2022-10-08 09:33 来源: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9月30日,《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团体标准颁布,自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由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多家机构共同编制。

自中国2020年9月“3060”双碳目标首次被提出以来,全球的气候治理步伐加快。深耕可持续发展领域多年的研究中心敏锐地意识到,在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下,各个国家与各国企业都会承担不同的义务。同时,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将发生长期、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将深刻影响着企业资信的来源与水平。研究中心即提出需评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中国双碳目标对企业资信状况的影响,随后便组建专家团队开展碳资信评价体系的研发。经过深入理论研究和反复实践检验,最终完成了碳资信评价通用方法论、模型以及指标体系的研发,并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多家机构撰写发布了全球首个碳资信评价标准。

与传统的资信评价体系相比,碳资信评价重点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下法律法规强制性要求、碳关税、供应链政策、社会合理期望等对企业履行承诺意愿和能力的影响,同时也考虑了企业关键业务和财务指标的影响,能深入揭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碳中和目标对企业的系统性影响。从适用范围上,碳资信评价比一般资信评价的适用范围更宽。

各界翘首以待,碳资信评价标准历经打磨终实施

《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历经了充分的理论研究、模型模拟和试点的实践检验,在两年多的打磨后才正式颁布实施。

来自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节能协会、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国家节能中心、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上海市发改委信用推进处、上海证券、兴业银行、国泰君安、普华永道、中航信托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对碳资信评价研究成果展开了充分的研讨,不断修订完善标准的内容。

2022年9月30日,《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由中国节能协会颁布实施。标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

碳资信试点工作全面铺开,评价企业数量持续攀升

2022年6月1日,全国首个碳资信评价体系金融应用试点在宁波启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孙桢在启动大会上表示,宁波在全国创新性开展碳资信评价体系建设及金融应用试点,是一次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为全国碳资信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多部门也已联合印发开展碳资信评价相关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大力推进宁波市碳资信评价体系的建设。当前,宁波试点的碳资信应用服务平台已初步搭建完成,实现了数据的可信确权、业务的全程追溯、数据共享和服务协同。未来,该平台将与宁波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切实发挥碳资信评价的价值。

中国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鄞州银行、农业银行北仑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纷纷基于碳资信评价研发相关信贷产品;如,“蜜”碳贷、碳惠贷、碳资信贷、双碳资信贷等。银行表示,碳资信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客户识别工具,推动了绿色信贷高质量发展。

目前,已有多家企业获得优秀的碳资信评价等级,并以此获得贷款额度翻倍、利率折扣等融资优惠。预计在本年底前宁波试点将完成100家企业的碳资信评价服务,为企业对接合适的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资金,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发展。

全国布局碳资信试点,持续推进标准与国际对接

宁波创新性开展首个碳资信评价建设及金融应用试点,为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碳资信评价试点提供了宝贵经验。研究中心未来将在碳资信评价通用方法论的基础上,持续研发多行业、多主体、多场景适用的碳资信评价体系,衍生出如上市公司碳资信排行榜、行业碳资信排行榜等创新产品,并以宁波为起点辐射全国,持续推进试点建设工作。

当前研究中心也正在积极对接国际评级机构,致力于提高碳资信评价的国际化程度。碳资信评价不仅要做到在国内全面推广应用,更要获得国际认可。

在当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规则大都由西方国家制定的背景下,碳资信评价标准要做到既能立足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通过积极推动国际碳资信评价标准制定,建立起全球碳资信评价体系,以此不断增强我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领导力。这也将助推我国建设全球碳金融中心、碳定价中心,提升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