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来看,学校还需进一步加强用能管理,完善水电等能源使用管理,拓展用能设施节能减排监管功能。”7月1日,由青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为青海大学出具的《能效诊断报告》详尽阐述了该校电能消耗情况、在效能提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节能改造建议。
《能效诊断报告》是电力专业人员通过分析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耗实时监测结果而形成的综合能效分析报告。报告通过数据和图表,清晰地展示了用户从2020年至2022年6月的用电量、能耗水平等情况。“这份诊断报告帮助我清晰直观地掌握了学校的用能情况,非常实用。”青海大学后勤部副主任陈诚说。
这是“绿电5周”绿电行动进校园活动的具体实践。国网青海电力还充分发挥能效提升方面的优势,积极服务青海大学清洁能源示范校园工程。据统计,青海大学屋顶光伏年发电量达到135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16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7吨,为校园节能降碳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绿电”不仅能进校园,还进了企业园区。青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属于青海省大工业用户。2021年12月21日,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结合省内发用电负荷情况,通过科学划分峰谷时段进一步完善青海电网峰谷分时电价。2022年1月1日该项政策实施后,国网青海电力通过走访、告知、召开大客户座谈会等形式,提升客户对降低用电成本红利的感知度,有效引导用户通过选择合理电价策略、改变用电习惯、优化用能习惯等方式降低用电成本。
“得知政策后,我们及时调整生产时段,在午间光伏大发期间满负荷生产,电费相较于宣贯前有所降低,同时也减少了工人夜间工作的时间。”青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电气主任工程师王有珍说。依托新建的负荷控制系统,国网青海电力落实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促进铁合金、碳化硅、水泥等园区重点行业用户优化用能习惯,引导用户在午间光伏大发期间满负荷生产,缓解了光伏“昼发夜无”的供应矛盾。
青海水资源丰富,“绿电”保障也逐渐进入了湖区。7月21日早晨,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建设中路的格尔木盐湖交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的充电站前热闹非凡,这里正在开展绿电通勤进湖区首充发车仪式。在现场,24辆崭新气派的新能源纯电动客车一字排开,等待与“绿电”的首次“触电”,待“绿电”满格,便可载客远行。
盐湖通勤充电站项目开启了盐湖集团绿电通勤时代,首批电动化替代通勤车24辆,月均替代燃油1.8万升,替代电量3.8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12.7吨。国网青海电力还为环青海湖电动汽车挑战赛参赛车辆加充绿电,高质量完成充电服务保障,聚力打造环青海湖电动汽车挑战赛业界品牌。后期,国网青海电力将完成120部车辆全电动化替代,月均替代燃油8.85万升,消纳绿电19.2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63.5吨,在示范带动用车领域电动化的同时,促进青海锂产业、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相关产业发展。
有关“绿电”的生动实践,还进一步推动了用能方式低碳转型。国内首座侧位式换电站引领西北电动重卡应用;西宁市、海东市、黄南州投运的7座公交充电站服务2000余辆电动公交车高效运行;蓄热式电锅炉逐步遍及青海全省,上半年清洁供暖用电量6.2亿千瓦时……在青海,国家电网不断拓展电能替代的广度和深度,以民生改善为重点,形成社会和用户主动参与、友好互动的清洁电力替代新模式。
“绿电”实践一小步,能源转型一大步。作为国民经济保障者、能源革命践行者、美好生活服务者,国家电网在青海走出了一条电网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和谐之路、创新之路,让清洁能源更好地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
原标题:社会参与 “绿电”感知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