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的场合宣布“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彰显了我国进一步切实履行“共建更加美好世界”的郑重承诺,更是彰显了是大势所趋下顺势而为、暗流汹涌中急流勇进的智慧。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 ID:ELECTRIC-POWER
作者:刘键烨、尹莞婷
国网能源院
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
总体来看,对于中国而言,退出海外新建煤电项目将导致经济效益的短期损失,却带来政治、环境效益的长期利益。这不仅是挫败对中国的污名化和无理施压,也是有利于对被投资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带来了倒逼效应,积极建立起新的能源发展策略。接下来,我国应当进一步坚持对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提供替代解决方案以满足美好用能用电需求,兼顾环保与综合效益,实现多方能源经济共赢。
一、全球减碳形势下海外煤电行业整体处于收缩态势
自2000年起,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全球领先的煤炭设备出口商,通过为能源匮乏的国家提供折扣价格,将自身在全球燃煤发电出口市场上的份额从0提升到了37%(8500万千瓦)。印度计划在2031年前将燃煤发电量增加一倍,而中国则是印度最大的设备提供商。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统计,2013年至2020年,中、日、韩三国资金占全球境外(相对于母国而言,下同)煤电投资的95%以上,是全球境外煤电项目的主要融资方和建设者。其中,中国资金的占比超过全球的一半。中国的海外煤电项目投资,主要集中在对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土耳其、巴尔干半岛,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一系列拟建或在建燃煤电厂的支持,中东欧银行监测网络官声称“这些项目大多获得了中国政策性贷款的支持,设备提供商也都是中国几家最大的电厂设备制造商。”
然而,随着全球减碳形势的变化,2021年韩国、日本已经相继放弃投资境外煤电项目。4月22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领导人气候峰会宣布,韩国将终止对境外煤电项目的公共投资支持。6月13日,包括日本在内的七国集团(G7)发布联合声明表示,同意在2021年底前停止为境外煤电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停止对所有海外化石燃料项目的支持。最近几个月,日本和韩国都宣布了停止对海外煤电项目的公共融资支持的政策。随着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的场合宣布退出海外新建煤电项目,该行业的所有主要公共金融机构都表示有意以某种方式退出海外市场。
二、退出海外煤电行业是大势所趋下顺势而为的智慧
中国希望重新将自己打造成国际绿色能源标杆国家。在2015年9月中美两国发表的白宫联合声明中,习近平主席同意对海外高污染、高碳排放公共投资项目实行严格管控。在2016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峰会上,中国表示将在203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并且逐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在过去几年,直接参与境外煤电项目投资的中资企业包括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原神华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等,此外,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山东电建、中国成达等若干电建单位还参与了工程总承包(EPC)项目。中国的海外能源项目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布,以华能集团为例,华能集团的燃煤项目将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俄罗斯和东欧地区,水电项目集中在南亚、非洲和欧洲地区,而风能与太阳能项目则将植根欧洲与拉丁美洲地区。
如今,由于煤电相对于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下降以及东道国的需求下降,中国支持的海外煤电发展在过去五年已经放缓。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参与的近一半规划和许可的煤电项目已被取消或暂停。2021年至今,中国没有在海外进行任何新的煤炭投资,除了三个可能会或可能不会实现的供应和工程合同。今年上半年,“一带一路”没有为任何煤炭项目提供资金,是该倡议提出以来头一次出现这种情况。
事实上,在此之前,中国已经逐步退出海外煤电投资。例如,2021年2月,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表示,中国将不再考虑继续在孟加拉国投资煤炭开采、燃煤电站等项目。在实践层面,中国的海外煤电投资在过去几年持续下降,可再生能源投资则不断增加。2020年,包括太阳能、风能与水电在内的中国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资,占海外能源总投资的比例已达57%,远超煤电投资。
三、中国退出海外新建煤电将挫败对中国的污名化和无理施压
根据全球能源监测发布的全球煤炭公共部门融资数据库(GCPFT),2013年至2018年(数据库数据截止时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为海外煤电融资提供了156亿美元,占这期间达到融资关闭的全球公共部门跨境煤电融资的50%,其次是日本(30%)和韩国(11%),一些机构借此对我国进行污名化,有些表述甚至称中国融资的海外煤电占比高达70%。只要中国机构为一个煤电厂提供了贷款或投资,该煤电厂的全部产能就被计为“有中国资本参与”。
但是,根据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2021年7月发布的一份政策简报《Who Funds Overseas Coal Plants?谁资助海外燃煤电厂?》:“中国境外燃煤电厂总装机容量的87%融资来自非中国企业:中国的公共部门和商业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和私营商业银行和公司)总共参与了69GW海外发电容量的投资,占2013-2019年中中国境外全球新增在运、在建和计划中燃煤发电装机容量的13%(在运装机容量的17%,在建或计划中装机容量的11%)。”
根据一组非政府组织(NGO)收集和发布的最新数据,日本和西方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及商业银行是全球煤炭行业的主要融资方。研究发现,截至2021年1月,美国投资者在全球煤炭行业持有的股票和债券总价值为6020亿美元,合计占全球煤炭行业机构投资的58%,其中,以共同基金公司先锋领航集团(Vanguard)的860亿美元和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集团(BlackRock)的840亿美元为首。
因此,对于中国在全球海外煤电项目中投融资比例较高的说法是失真和污名化的。2021年5月,七国集团(G7)在其发布的气候和环境部长会议公报表示“对煤炭的国际投资必须立即停止”,并承诺“到2021年底前,会采取具体措施完全停止政府对国际燃煤发电的直接支持。”七国集团借此承诺向中国施压。中国退出海外煤电项目,正是对这种污名化与施压的有效回击。
四、中国退出海外新建煤电将倒逼欠发达被投资国的绿色工业化进程
“煤钢联合体”是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欧盟本身的建立就是基于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于1951年4月18日在巴黎签署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历史证明“煤钢联合体”的“先污染后治理”老路是行不通的,并会对世界经济环境未来低碳发展造成隐患。虽然,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对能源需求的提振,全球对煤炭的需求客观存在;中国的煤电装备效率高、成本低,可靠性、稳定性、先进性强,在国际市场上是很受青睐的;但是为实现全球负责任大国形象,支撑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放弃了还具有经济效益的海外新建煤电项目。
中国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将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工业化进程,也将广泛影响亚非拉国家的能源经济一体化发展,并迫使其加大对绿色能源的融资与技术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包括印度在内均未提出明确的碳中和目标,随着中国停止了对外输出先进的煤炭发电技术与装备,并加大对海外清洁能源发电的投资、技术、管理和装备支持,对有美好电力需求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应足够的清洁电力融资和技术,包括印度在内的对煤炭有较高需求的发展中国家将被倒逼建立一些清洁能源电厂。对于很多发展指数靠后的国家,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将朝着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并对发展中国家的电力多源供给、经济与能源发展独立自主奠定基础。
五、下一步中国海外能源项目将实现低碳环保与多方共赢
随着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逐渐彰显。中国的海外能源项目不仅仅是涉及项目双方的政治、环境、经济,还需要兼顾周边区域、国际环境及世界综合影响的多方共赢。
中国在退出海外煤电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提出对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加强支持的“一揽子”综合方案,为这些国家提供替代解决方案以满足其能源需求。这些措施可以包括节能、能效措施以及将可再生能源与扶贫和农业项目捆绑在一起的新发展模式,以便低碳解决方案能够与当地发展需求保持一致。除此之外,中国海外新能源发电项目将实现多方共赢,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风、光、水、地热、洋流、潮汐等清洁能源发电涉及主体多、地理区域广、人文情况复杂,可能处在不同的地区、国家。中国推动海外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实现多方共赢,加强区域经济、能源一体化发展。
退出海外煤电项目也为中国能源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加大加倍可再生能源投资打开了一扇窗,中国企业在被投资国家推动更高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和利用率,将助力全球尽早实现低碳化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