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全国各省密集发布2022年电力市场交易方案。
正在进行12月电力现货结算试运行的山东省于周五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全省电力市场交易有关通知的工作》(鲁发改能源【2021】1038号),通知宣布,自2022年1月1日起,山东电力现货市场进入长周期连续结算试运行,成为又一个官宣明年连续现货试运行的试点大省!(其他连续现货运行省:山西、甘肃、广东)
新能源表现如何,以及交易组织方如何根据新能源特性优化更迭市场规则,将是山东明年一大看点。
1.山东的电力格局以及转型趋势,决定了明年新能源电站的盈利水平一定会拉开差距。
山东火电和光伏均装机第一,2021年年头,省内新能源参与中长期合约市场的,占全省合约量15%左右。2021年年尾,签约的新能源10%电量参加现货市场。山东现货可以负价,从目前12月现货日前市场情况看,依然出现中午光伏高发时段负价,晚高峰超1元高价,夜间偏高价的情况,且实时市场午间负价时段更多。这与现有的用户侧峰谷电价是不一致的。
2022年开展全年连续现货结算试运行,意味新能源签合约并不能完全保障盈利,每日现货结算,若风光实际发电量与合约量发生偏差,也需要以现货价格买电或卖电。对于“看天吃饭”的新能源电站来说,预测风光出力水平,来降低现货风险(避免高价时全合约,负价时无合约),以及签合适的中长期合约,这两头得一起端好,当然,市场主体也将依赖省内“边运行、边完善、边提高”的机制。
总之,2022年,仅从电量角度看,山东省内新能源电站盈利水平必将一分高下。若从绿色属性角度看,绿证、碳交易,以及融资成本降低则利好账面。
明年,新能源电力属性和绿色属性将区分得更开。作为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山东,看头十足。
2. 市场规模翻倍,燃煤发电依然是压舱石
与国家809和1439号文件精神一致:
-山东省2022年市场化电量将翻今年一倍,涨至3800亿。按照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推算的话,3800亿已经超过明年全社会用电量50%。(2021年1900亿约占26.3%)。
也许有人要问,山东作为去年全社会用电量第一的大省,市场化比例好像不高嘛。非也,因为根据年中数据,山东的自备电厂发电量要占到35%左右。所以,3800亿市场量不小。

从发用一致角度看,自备电厂电量正在下降(煤价高和双碳原因),尽管风光电量并网增速提升,燃煤电厂依然起到压舱石作用。本次文件规定:符合市场规则的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加入市场交易。
3.批发侧季度合约可每月调整曲线和价格,零售侧可每月更换套餐
批发侧双边:带曲线合约分解到日。可为季度、月度、多日交易。可每月调整季度分月电量的曲线和价格。(鼓励和市场以及一次能源价格挂钩),合约适用于现货或非现货环境。
零售侧:按年度、季度、月度签。可每月替换套餐。售电公司需发布一款非现货模式下的固定价格类临时结算套餐(用于两种情况:现货暂停,或者更换套餐还未达成一致)
电网代购电与其他省一致。
4. 独立储能获得山东市场主体身份,也将是明年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