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处于深化完善期,除发电行业外剩余七大控排行业将逐步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预测水泥、电解铝、钢铁行业将于2022年依次纳入,造纸、民用航空行业进展较缓,预计于2025年纳入,届时全国碳交易市场市值预计可达3500亿元。全国碳交易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主体也将逐渐丰富,全国CCER交易市场、碳期货有望2022至2023年推出,今明年机构投资者预计可进入全国市场交易,个人投资者需等待市场进一步成熟。

首页 > 碳管家 > 碳交易 > 碳配额 > 市场 > 正文

CEA震荡下行 交易活跃度低迷 碳市场建设到底咋样了?

2021-09-13 11:22 来源:CFC金属研究 作者: 建投碳学团队

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处于深化完善期,除发电行业外剩余七大控排行业将逐步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预测水泥、电解铝、钢铁行业将于2022年依次纳入,造纸、民用航空行业进展较缓,预计于2025年纳入,届时全国碳交易市场市值预计可达3500亿元。全国碳交易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主体也将逐渐丰富,全国CCER交易市场、碳期货有望2022至2023年推出,今明年机构投资者预计可进入全国市场交易,个人投资者需等待市场进一步成熟。

引言

作为一种市场型的减排政策工具,碳排放权交易(简称“碳交易”)减排效果明显,且参与灵活性较强;然而,碳交易市场的实施成本较高,需要搭建全新的基础设施,包括交易平台、清算结算制度以及相关的市场监管体系,碳交易市场的要素框架如图表1所示。

1.jpg

8月,CEA震荡下行,交易活跃度低迷。截至8月31日,全国碳排放配额(CEA)收盘价45.35元/吨,环比上月-16.6%,震荡下行;8月日均成交量11.3万吨,日均活跃度较7月(剔除首日)下滑38.8%,部分交易可能只是试水,目的在于熟悉交易规则。截至9月9日,CEA收盘价较上市首日下跌18%。

当前,全国碳交易市场仅纳入发电行业控排企业,市场尚不成熟,CEA量价均下跌。剩余七大行业何时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交易品种何时能丰富?交易主体的限制何时能放开?这些问题与碳交易市场活跃度紧密相关,也是市场焦点。

2.jpg

正文

一、 剩余七大行业何时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处于深化完善期。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以及《全国碳排放交易权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我国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过程可分为前期准备期、基础建设期(一年左右)、模拟运行期(一年左右)、深化完善期四个阶段,如图表4所示。目前,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处于深化完善期,争取将更多行业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大交易主体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提高全国碳交易市场活跃度。

3.jpg

全国碳交易市场于今年7月取得实质性进展。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鸣锣开市,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在地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坚实基础上,我国于2016年1月便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图表5展示了发电行业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事件。

4.jpg

生态环境部正抓紧对剩余七大行业进行摸底。在现有市场平稳有序运行的基础上,我国碳交易市场将根据“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根据相关行业的数据完备、配额分配方案等准备情况,逐步纳入剩余的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航空七大行业,争取“十四五”期间将八大重点行业全部纳入。目前,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正在抓紧对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和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情况进行摸底,为这些行业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做准备。

水泥、电解铝有望成为第二批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行业。根据发电行业全国碳交易市场进程,结合国家生态环境部的工作安排,八大行业全国碳交易建设最新进展情况如图表7所示,建投碳学团队结合行业特点,预测了剩余七大行业纳入时间。

1)2017年5月,《电力、水泥和电解铝的配额分配方案》讨论稿发布,目前电力行业已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接下来或重点考虑水泥、电解铝行业。2020年水泥行业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3.5%(仅次于钢铁的15%),电解铝行业占5%;水泥行业的碳排放配额交易,在2012年已有试行。目前建材联合会以及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正在积极开展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相关工作,水泥、电解铝行业正在大步迈入全国碳交易市场,预计将于2022年6月前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2)钢铁行业正在为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做准备,此前宝钢、重钢等重点钢企已经参与了地方的碳交易试点,在碳交易相关的系统、制度、数据、人才方面都积累了经验。另外,钢铁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是全球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关注行业,我国迫切需要加快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进展,预计钢铁行业将会于2022年12月前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3)今年6月,石化联合会接受委托开展石化和化工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相关工作,为行业纳入全国市场做好各项准备,我们预计其会在2023年纳入全国市场。目前,造纸和民用航空在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方面进程相对较缓,预计会在2025年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5.jpg

2025年全国碳交易市场预计可达3500亿元。根据CEADs公布的2018年中国分部门核算碳排放清单中各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以发电行业碳排放总量与碳交易配额之间的比例为基准,预测剩余七大行业的碳交易配额,再结合上文预测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时间,可以得到2021—2025年全国碳交易市场配额的规模,如图表8所示。随着碳交易市场纳入行业的增多,预计2025年全国碳交易市场配额量可达约67亿吨。以全国碳交易市场7月16日开盘价48元/吨为基准,假设我国碳价以欧盟EUA结算价2005—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再结合图表8预测的配额规模,便可预测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市值总规模如图表9所示。

1.jpg

二、 稳步推进CCER、碳期货上市

目前地方碳交易市场CCER成交量较活跃。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简称CCER,是指依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经国家发改委备案并在国家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CCER可用于抵消碳排放配额。如图表10、11所示,根据地方碳交易市场CCER成交数据,我们发现整体CCER市场活跃度较高,但地区间CCER交易活跃度差距较大,其中上海碳交易CCER市场最为活跃,重庆碳交易CCER市场最为低迷。

全国CCER交易市场有望2022-2023年上线。CCER交易能够有效促进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下一步将推动CCER交易机制发展为全国碳市场的抵消机制,争取早日建成CCER全国市场,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与自愿市场的融合将更好地服务于双碳“3060目标”。今年8月6日,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公开对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进行招标,打下了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的基础,全国自愿减排(CCER)市场有望加速落地。在地方碳市场CCER交易的基础上,随着相关系统与制度的建设,后续全国自愿减排市场或进入试运行,并有望2022至2023年实现正式运行。

7.jpg

碳期货的研究工作正在稳步进行,预计1-2年后推出。今年4月揭牌成立的广州期货交易所负责碳期货的研究开发工作,目前广期所对碳排放权期货的推进工作尚未有最新消息,也尚未与相关会员单位进行系统对接,这预示着,目前碳排放权期货合约的设计和制度制定等尚不完善,仍需一段时间准备,预计1-2年后推出。

1)推出碳期货对碳现货市场及期货市场都意义重大。首先,碳期货可以对碳现货交易市场起到补充作用,在合理定价、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碳排放权具有标准化、易储存、中远期使用等适合开展期货交易的特点,是适宜开展期货交易的品种;最后,碳期货将衍生品市场带入绿色经济的领域,对期货市场未来的发展具有正面意义。

2)碳期货的推出需要以完备的现货市场为基础。碳期货不同于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碳期货的推出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基础,首先需要完备的制度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健全的法律体系,其次需要足量的可交割实物。广州期货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丽红介绍,现阶段发电行业配额总量约40亿吨,按照碳价50元/吨计算,名义市场规模约2000亿元。参考过去八年碳排放权现货交易试点情况,按照控排企业具有交易意愿的配额规模占配额分配总量的10%计算,约为200亿元,这对于一个期货品种来说,可供交割实物量相对较小。

三、机构投资者纳入在望,个人投资者还需等待

机构投资者有望今明年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机构投资者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交易所及相关部门正在推进相关工作,争取早日纳入,预计今明年机构投资者将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目前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制度建设已经满足机构投资者入市的条件,且机构投资者具有参与试点碳交易市场的经验,进入市场后能够确保全国碳市场的平稳运行。而且,机构投资者将在完善全国碳交易市场过程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一,机构投资者具有敏锐的价格发现功能,帮助碳交易定价更好与市场贴合;第二,机构投资者可提高碳交易市场的活跃度;第三,机构投资者具有成熟的市场经验和风险管理能力,有助于引导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个人投资者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需等待时机成熟。个人投资者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步伐相对较缓,暂时尚不明确具体纳入时间,需等待全国碳市场进一步成熟。我们认为个人投资者暂不纳入全国碳市场主要原因:第一,全国碳交易对个人投资者的相应知识储备、抗风险能力、个人资金实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个人投资者不具备相应水平的投资能力;第二,目前全国碳交易市场在个人投资者相关的制度等方面不够完善,过快纳入可能造成破坏市场正常运行、损害投资者利益等不良现象;第三,全国碳交易市场交易的目的是通过市场手段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目前,相关部门更多的考虑是将个人的低碳行为转换为经济价值,鼓励每个经济体承担起各自的减排责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