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船舶集团召开“风电+”清洁能源产业“十四五”专项规划专题汇报会,信息含量极大。先透露几个关键词:科技、创新、协同、风电+

首页 > 风电 > 风电产业 > 企业 > 正文

一文读懂丨“十四五”期间中国船舶集团“风电+”清洁能源产业路在何方

2021-08-25 10:44 来源:中国船舶集团 

“双碳”战略实施以来,中国船舶集团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多次专题研究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深入基层单位调研“风电+”清洁能源等产业,研判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中国船舶集团公司党组坚定不移地把发展风、光、氢、LNG等清洁能源高端装备作为重点方向,加强统筹谋划,深化资源重组,全力以赴做强做优“风电+”清洁能源等高端装备产业,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

旗帜已定,道路该怎么走?

日前,中国船舶集团召开“风电+”清洁能源产业“十四五”专项规划专题汇报会,信息含量极大。

先透露几个关键词:科技、创新、协同、风电+

嫌太长,看重点版

No.1

发挥资源优势

立足自身动力装备研制体系完善的优势,发挥海上风电勘察设计及风电机组与核心关键设备配套研发制造、海工作业平台和海洋钢结构设计建造、海洋工程总包建设和全寿期运行服务等全产业链综合优势,利用深远海养殖工厂行业引领优势、氢能源制储运用和智慧海洋领域先发优势,促进“风电+”海洋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

No.2

做好顶层设计

制定完善“支撑海洋强国战略、引领行业发展”的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和举措。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末将中国船舶集团海上风电产业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全产业链的奋斗目标。

MORE →

好奇心爆棚,看举措版

图片

Point 1:提高站位

首先,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发展新能源装备是国家“能源革命”战略的重要支撑,“风电+”产业是集团公司主业之一,必须坚定不移发挥集团公司船舶海工等海洋科技优势,做强做优风海上风电支柱产业。

海上风电与船海工程技术同源,在海上风电勘察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等方面,集团公司具有独特的全产业链优势,必须始终坚持海陆统筹、向海图强的发展方针。

Point 2:加大科创投入

其次,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海上风电场系统、大型风机、海洋工程、智能化运行维护等总体技术和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创新突破。

充分发挥国家海上风电工程中心的协同创新机制和国家海上浮式风电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联合能源企业、集团内外科研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海上风电竞争力提升工程,加快10、15、20MW级三个平台大型风机迭代开发,打造综合度电成本最低和质量效益最优的风电场产品,力争率先实现我国海上风电平价上网示范,形成我国深远海风电装备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树立中国船舶“海上风电”品牌。

Point 3:推动协同发展

再次,推动海洋经济体系的协同发展,大力发展以海上风电为主体的海洋综合能源体系。

坚持以市场需求和服务客户为导向,走海上风电+海洋氢能、海洋养殖、海上旅游观光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式发展道路,形成具有中国船舶特色的海洋经济一揽子系统解决方案。

发挥中船风电和中国海装“双平台公司”牵引作用,在提升风电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推进“风电+”多场景应用,加快打造海洋经济新兴产业集群。

Point 4: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最后,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切实把“风电+”清洁能源装备产业打造成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进一步加快风电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改革,充分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创新创业的激情。集团公司发挥抓总作用,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措施,成员单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用市场化的机制综合施策、精准施策,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海上风电产业链跨越式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